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常见纱疵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中国棉纺织协会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9日
纱疵是指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疵点。纱疵不仅影响纱线质量及纺纱厂的生产效率,而且也影响坯布的评等。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涉及到原料、半制品及细纱工序的各个环节。前期,我们已讨论过几种常见的纱疵。这里,我们继续对细纱工序另外几种常见纱疵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讨论,以减少回丝和纱疵对后工序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碰钢领纱

产生原因:

1、钢丝圈太轻。

2、锭子缺油。

3、锭带松驰。

4、超重量纱。

5、跳筒管。

6、羊脚堵塞。

7、卷绕部件不良。

预防措施:

1、合理选用钢丝圈。

2、加强机械检查,通知加油。

3、通知修理。

4、捉清超重量纱。

5、拣去坏筒管,执行落纱压筒管。

6、及时关车通知修理。

二、油污纱

产生原因:

1、粗纱本身沾着油污。

2、管纱落地沾着油污。

3、油手接头或落纱拔管。

4、平、揩车后,牵伸部件沾着油污。

5、装纱容器有油污。

预防措施:

1、加强防疵捉疵。

2、防止管纱落地。

3、油手勿接头、拨管。

4、加强平、揩车后的检查。

5、油污的容器不装纱。

三、脱圈纱

产生原因:

1、开关车操作不良。

2、成形桃盘磨灭,钢领板升降不正常。

3、钢丝圈太轻。

4、跳筒管。

5、钢领板升降动程及速比不正常。

预防措施:

1、注意开关车操作。

2、加强机械检修。

3、及时调换钢丝圈。

4、拣剔坏筒管,执行落纱时压筒管。

5、合理工艺设计。

四、脱纬纱

产生原因:

1、开关车位置不良。

2、成形桃盘磨灭,钢领板升降不正常。

3、接头、落纱拔不出的紧纱管,用手反复拔。

4、落纱机拔纱盘,弹簧太紧,把管纱夹成凹槽。

5、钢丝圈太轻。

6、落下管纱,纱包受重压。

7、跳纱管。

预防措施:

1、提高操作技术。

2、加强机械检修。

3、不可反复拔纱。

4、检修落纱机。

5、调换钢丝圈。

6、不可坐纱包。

7、拣出坏纱管,执行落纱压筒管。

到目前为止,有关细纱工序常见纱疵都一一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这些纱疵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看出,要减少细纱工序的常见纱疵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到工艺参数的合理配置,根据实际生产进行工艺优化;

二、加强车间运转操作管理,提高操作工的实操技能和工作质量;

三、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合理制定设备维护周期;

四、控制好车间温湿度,实现高效节能生产。


1  
阅读数量(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