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告别野蛮生长:从纺织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

来源:纺友网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2016年,中国纱线产量达到历史顶峰,随后进入波动下滑期。至此,中国纺织业的高增长、大规模扩张的野蛮生长时代结束,开始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产能转移,产量下滑,亏损和从业人员失业加剧。


然而,这是所有的纺织大国都曾经历经的道路,也是从纺织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


回望历史,全球纺织大国的变迁揭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过去的200年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是显赫一时的纺织大国:纱线产能曾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纺织品出口也曾占据总出口金额的半数以上,与此同时,它们的GDP也位居世界第一或第二。


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成为全球GDP领头羊,其棉纺织品出口在1851年占全球的60%,出口商品的40%。直到19世纪末,英国纺织工业的生产能力仍占据全球一半。


美国在1894年超越英国,成为全球GDP第一,其棉纱产量在1920年代占全球50%以上。


日本则在20世纪初凭借成本优势承接了西方国家的纺织品生产,其纺织品出口比重在1925年高达68.5%。到了1968年,日本GDP跃居世界第二。


纺织大国成为经济强国,似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而这些国家在纺织产能达到巅峰后,都选择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调整的道路上,都曾经导致过大量纺织厂关门和大量从业人员失业。但是发展之路,不会就此止步。


据德国《纺织经济》杂志的统计排序,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著名纺织企业中,美国达到7家,日本6家,英国2家,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典和韩国各1家。这说明,英、美、日虽然现在不再是纺织大国,但是它们依然是纺织强国,因为它们无不例外都放弃了低端产品而转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美国在创新技术和新型纤维方面遥遥领先。美国生产的尼龙、聚酯和光导纤维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美国还生产用于制造防弹服装的凯芙拉纤维和宇航员穿着的特种纤维等高科技产品。‌


日本则专注高端化纤材料、高附加值纺织机械研发,剥离低端制造环节,并且注重高端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将东京打造成著名国际化时尚之都。如今日本的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些国家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纺织业的未来提供了借鉴。如今,中国正沿着这些国家的足迹开始转型升级,走向纺织强国之路。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达世界第二,纱锭数占全球的一半。而与之对应的是,纱线产能经快速增长后开始逐步下滑,产业出海成为热议话题,化纤产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高端智能化纺织机械出海海外,高端材料和面料的发展不断取得突破。


在纺织业的转型阵痛中,有失去,也有收获。但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跳出行业的局限,展望未来,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正在努力创新,谋求新的变革。中国纺织业在度过转型期后,必将从纺织大国升级为纺织强国,进而实现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时代的使命,也是历史的必然。




1  
阅读数量(1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