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国际观察:船货摩肩接踵 纺企慎对印度棉

来源:中国棉花网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6日

据部分棉花贸易商、棉纺织企业反馈,进入7月份,与国内棉花现货市场“不温难火、有心乏力”相比,各产地7/12月船期外棉却热火朝天(2020/21年度美棉船期集中在1/3月份,而印度2020/21年度新棉报价则尚未开始预售),主要是2019/20年度美棉、巴西棉、印度棉、西非棉、澳棉等(乌棉等中亚棉寥寥可数);2020/21年度巴西棉、澳棉、阿根廷棉、墨西哥棉等(阿根廷皮棉长度普遍集中在1-1/16~1-1/8,强力28GPT及以下,指标及可纺性稍低),整体表现为产地多,数量大,品质杂。

  河南、山东等地的纺企表示,目前国际棉商、大型进口企业船货资源五花八门,等级、品级等相差也很大,感觉有些挑花眼。一方面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比较稀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因此计划采购重点仍是高品质的澳棉、美棉、巴西棉;另一方面ICE主力合约盘面虽然持续在62美分/磅上方盘整,大部分国际棉商对巴西棉、印度棉、美棉等基差调整的意愿不强(西非棉逆势上调了基差),但由于人民币升值,汇率破7,对签约保税棉、船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从调查来看,7月14-15日青岛港清关美棉31-3-36(强力28GPT)净重报价13100-13150元/吨;M1-1/8巴西棉净重报价12500-12600元/吨;而印度棉M1-5/32的报价12000-12200元/吨,三者间的价差保持相对稳定;但印度棉虽然价格上有优势,但因杂质偏大、异纤多、一致性差而不受国内用棉企业关注,“价虽廉但物不美”是近两三年印度棉的主要特征。

  张家港某贸易商表示,2020/21年采购、经营的重点仍是巴西棉、美棉和少量西非棉(澳棉价格高、客户少但比较稳定),尽量不碰或少碰印度棉或其它小产区的棉花,一是交货没有保证;二是品质差异大;三是国内纺企配棉不方便,对商检指标不认可。


1  
阅读数量(59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