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闻
百度 谷歌 雅虎 必应 搜狗 搜搜
公司 产品 导购 样本 名片 视频 图片 新闻 技术 黄页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我国与湄公河五国(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平台,澜湄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2018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以下简称“纺织贸促会”)获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推动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系列项目”,计划联合澜湄其他五国纺织服装商协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安排与工作举措,促进和加深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努力建成区域内高效协同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
为了落实外交部委托的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推动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系列项目”,建立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和加深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产能合作,2019年4月24日至5月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徐迎新带队的纺织业10人专业工作组出访柬埔寨、老挝、缅甸三国,就共同推动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事宜与三国纺织服装商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我驻当地使馆经商处进行沟通协商。
与此同时,工作组还就三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最新情况、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上述国家的投资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此次出访涉及3个国家、4座城市,共完成各类公务活动14场,满满的调研干货将在下文中与所有纺织业同仁分享。
第一篇:东南亚投资热土--柬埔寨
柬埔寨初印象
柬埔寨,原名高棉,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湄公河自北向南横贯全境,是澜湄合作伙伴国之一。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与广东省面积相近),人口1627万,全国约有95%的人口信奉佛教。
大多数人对柬埔寨的印象来自于其著名的国宝级旅游胜地“吴哥窟”,而对于所有纺织人来说,柬埔寨不仅仅有世界级的旅游胜地,更有适合纺织服装业的“世界级投资合作环境”。作为我国纺织产业澜湄流域重要的合作伙伴国之一,此次工作组出访的第一站设在了柬埔寨首都金边市。
4月25日上午,工作组与柬埔寨制衣协会(GMAC)副会长及秘书长举行了工作会谈。会上,徐会长向柬方介绍了《推动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系列项目》的背景、意义、具体活动计划以及未来工作方向,同时邀请GMAC作为柬方商协会代表加入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对话机制中来,共同推动澜湄区域纺织产能合作。GMAC何恩佳副会长代表柬方表达了对上述对话机制建立的浓厚兴趣,并承诺将全力支持和配合中纺联工作,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同时也希望GMAC与中纺联在未来进一步加深工作联系,共同为增强中柬双边纺织服装业合作服务。
GMAC是柬服装加工领域最重要的行业协会之一,对柬埔寨的纺织服装业发展有着较大影响。目前在GMAC注册的本土和外商投资企业共509家,其中包括485家服装加工企业。上述企业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泰国等,其中中国投资的服装加工企业共计330家(大陆地区207家,台湾省75家,香港地区47家,澳门地区1家),数量位列第一。
4月25日下午,工作组赶赴我驻柬使馆经商参处拜会了李岸商务参赞。徐会长向李参介绍了纺织产业澜湄合作的基本情况以及中纺联澜湄项目的工作进展和计划,并就上午与GMAC会谈的情况与李参进行了沟通交流。李参对工作组的到访表示欢迎。李参表示,目前中柬政治经济关系正在稳步向上发展,中纺联牵头的推动澜湄流域纺织业产能发展项目对中柬纺织服装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上,李参还向工作组介绍了中柬两国双边经贸合作情况和“一带一路”倡议及澜湄合作框架下两国纺织服装业合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柬期间,工作组分别走访了内蒙古鹿王羊绒在柬公司、江苏东渡在柬公司及红豆集团投资运营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鹿王(柬埔寨)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秀清接待了工作组一行,并向工作组详细介绍了鹿王公司在柬产能合作情况。柬埔寨鹿王公司位于柬干拉省工业开发区,工厂面积1.2万平方米,雇佣当地员工510人,是目前在柬投资的唯一一家从事羊绒类产品生产企业。公司目前年产能力60万件,预计未来5年可增产至100万件每年。公司在柬生产产品主要出口英国、日本等国家。
江苏东渡集团董事长徐卫民专程从国内飞抵柬埔寨向工作组介绍东渡在柬投资情况。徐总介绍称,东渡是纺织服装企业中较早进行产能全球布局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在柬数个工厂运营良好,其中工作组调研的位于首都金边附近安达工业园内的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柬埔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占地8000平方米,共有3条生产线。应客户要求,东渡有计划在柬继续新增2家员工数量分别在2000到3000人左右的童装生产工厂,并计划从其越南投建工厂直接进口面料,减少物流运输成本。
工作组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与专程从国内赶到的红豆集团叶薇副总裁举行了工作会谈,并走访了西港特区园区。西港特区是中柬企业在柬西哈努克省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入驻企业(机构)153家,吸纳用工2.9万人。园区内配套齐全,已有部分中资服装家纺企业入驻。红豆集团除运营特区外,还在西港特区落地了拥有超过800名员工的西装生产工厂。
工作组在柬出访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完成了既定出访目标。在调研过程中,除了与柬方在建立澜湄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对话机制工作上达成共识外,还就欧盟取消柬埔寨EBA待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8年欧盟以柬埔寨选举存在不公平因素及人权等问题,宣布撤销其EBA(除武器外全部商品免关税、免配额)贸易优惠政策待遇,目前撤销已经进入审核阶段,预计2020年2月可确定是否取消。欧盟是柬埔寨最主要的服装出口目的地,EBA如取消将对柬服装加工业造成很大打击。
目前柬政府、商协会及各在柬投资企业对EBA取消问题持谨慎乐观态度,联盟秘书处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及时与各成员共享最新讯息。
第二篇:湄公河上的明珠--老挝
老挝初印象
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唯一的内陆国家,湄公河流经1900公里,是澜湄合作伙伴国之一。国土面积23.68 万平方公里(与广西省面积相近),全国人口691.4万,大多国民信奉小乘佛教。2017年老挝经济总量约168亿美元,人均GDP2500美元左右,2018年老挝GDP增速约6.8%。
目前老挝全国约有纺织服装企业100余家,其中涉及出口的服装加工厂50多个,行业整体用工人数仅2.6万人,生产产品主要出口至欧盟、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老挝服装生产以来料加工为主,本国不具备上游原材料生产能力,2008年以前生产原料主要从泰国进口,此后主要来自中国地区。
4月29日上午,工作组与老挝工贸部内阁办公室、计划合作司、工业与手工业司、老挝中国合作委员会、老挝全国工商会、老挝服装工业协会等多部门代表举行了联合会谈。会谈中,老方向工作组介绍了老挝当前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情况及面临问题,并向工作组表达了加强中老纺织服装业合作的强烈愿望,承诺将全力配合中纺联工作,并委派老挝服装工业协会作为老方代表加入到建立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对话机制工作中。老工贸部工业与手工业司代司长表示,纺织产业发展是老挝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的重要环节,老挝虽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不够丰富、出口条件不够优越等问题,但是老挝政府依旧有信心在各方协助下,将纺织服装业发展起来。尤其目前中国正在倡导“一带一路”,澜湄合作也在多领域开展,这些对老挝来说是好机会,对中老加强纺织服装业合作更是一个好时机。徐会长表示,工作组此次访问老挝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工作组是为了“友好而来”“合作而来”“发展而来”。目前中纺联牵头的纺织业澜湄合作对话机制正在建立,这对促进中老纺织服装业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中纺联愿意与老方工贸部及服装工业协会等各部门建立密切工作联系,分享中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经验,并协助老方吸引中国投资。中老纺织服装业具有互补优势,双方加强合作可以互利共赢。随后,双方就《推动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业产能合作系列项目》的具体时间、人员安排以及彼此合作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沟通。
4月29日下午,工作组赴我驻老挝经商参处拜会了王其辉商务参赞。王参对工作组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表示这是他在老任职期间接待的第一个国内纺织专业团组,他十分乐意看到中老两国加强纺织领域合作,并愿意支持中纺联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推动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发展,同时促进中老双边的纺织服装领域投资合作。
王参强调,2017年我国领导人访老后,两国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老挝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单一国家。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构建使两国政治关系达到新高度,中老经济走廊的建立也为两国经济合作发展加入了助推剂。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老纺织服装业合作大有可为。
徐会长向王参介绍了与老挝工贸部等多部门联合会谈的情况,同时也就老挝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与王参进行了沟通。在谈到劳动力短缺问题时,王参表示,老挝不缺少绝对劳动力,短缺的主要是产业工人。如果在老投资企业愿意前期花费精力进行产业培训,可以将老挝普通劳动力转化为技术工人,目前泰国等地投资企业采用上述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老挝人文环境良好,人民朴实善良平和,工人工资相对其他国家偏低。
会谈最后,王参再一次表达了对中纺联执行澜湄合作项目的支持,同时提醒赴老投资企业好做尽职调查。
在老期间,工作组还走访调研了两家服装加工企业,一家是由中国台湾省公司投建的针织服装厂,另一家是由泰国老挝合资的针织内衣加工厂。
Great Laos Garments
Great Laos Garments是由中国台湾省企业投资的服装生产公司,1990年建厂,1991年正式运营。公司运营高峰期拥有三个工厂,总员工人数3300人,目前仅剩余一个工厂,不到400名员工,主要原因在于招工困难(尤其是老挝开放对泰国劳工输出后,很多老挝本土劳动力赴泰国就业),且工人工作效率低(仅为国内的三分之一),国际订单大多转移回台湾省本地生产,目前工厂承接了部分从淮北及太仓转移来的美国订单。该工厂主要生产衬衣及POLO衫。
Hi-Tech Apparel
Hi-Tech Apparel是一家由泰国与老挝合资的服装加工企业,企业目前共有员工650人。目前该公司年产能力在1000万到1200万件,订单主要来自泰国总公司,主要客户为德国、泰国以及加拿大,生产原料60%从泰国采购,剩余40%分别从中国和印度采购。该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较好,也是老挝为数不多的员工数量较大的服装加工企业,企业面临最主要问题是运输,目前产品必须运至泰国经泰国港口才能发送到客户所在地区。
老挝小结
与其他澜湄流域国家相比,老挝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较为缓慢,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也较小。对纺织产业投资人来说,老挝一直是较为“低调”的存在。此次工作组出访,对老挝有了全新的认识,其政府及行业各界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决心和积极态度给工作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篇:纺织业投资的后起之秀--缅甸
缅甸初印象
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北部,国土面积67.6万平方公里(略小于青海省),是东南亚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人口约5300万,2017年缅甸GDP总量为669.7亿美元,GDP增长率7.2%,失业率4%,人均GDP约1200美元。缅甸大多国民信奉小乘佛教,素有“千寺之国”,“佛教之国”之称。
和越南、柬埔寨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缅甸受欧美经济制裁影响,纺织服装业发展相对落后。2011年以后,随着欧美经济制裁的解除以及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在缅投资建厂,缅甸纺织服装业发展加快,贸易规模也急速增长。根据ITC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缅甸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仅为6.62亿美元,2017年已经增至55.4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736.86%。
5月2日上午,工作组与缅甸制衣协会(MGMA)进行了工作会谈。会上,双方就中纺联牵头的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对话机制进行了详细沟通和协商,MGMA秘书长Rosaline表示欢迎该对话机制的建立,同时将配合中方做好相关筹备工作并参加10月在中国举办的相关活动。
Rosaline表示,成衣制造是缅甸第一大出口产业,缅政府对该产业发展极为重视,目前缅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薄弱,十分需要技术支持,中方倡议的澜湄六国在纺织服装领域共同合作很有意义,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高缅甸自身的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
徐会长对缅方支持对话机制建立表示了感谢,同时对MGMA提出的协助需求给出了积极回应,双方约定保持密切工作联系,并共同为推动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助力。
5月2日下午,工作组赴我驻缅甸大使馆拜会了洪亮大使。在听取了徐会长对中纺联澜湄合作项目的介绍后,洪大使随即表示支持,并建议中纺联作为行业协会要发挥多重作用,不仅要为中国在缅投资纺织服装企业服务,也要加强引导企业投资方向。
洪大使向工作组介绍称,目前有近400家中资企业在缅投资纺织服装业,中纺联可以与缅甸中国企业商会加强合作,携手为中缅双边纺服产业合作助力。当前两国正在共建中缅经济走廊,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也在计划建设当中,缅甸境内多个经济特区的筹建也将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缅发展提供更多元化选择。
徐会长对洪大使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同时也向洪大使介绍了目前中国纺织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澜湄流域纺织产能合作未来工作计划。对洪大使提出的纺织企业投资要集群化、要关注员工生活、注意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问题,徐会长表示赞同。
会谈最后,洪大使再次表达了对中纺联执行澜湄合作项目的支持,同时建议中纺联加强与驻缅使馆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彼此工作特点,更好的为赴缅纺服投资企业服务。
工作组在缅期间分别走访调研了山东鲁泰、无锡恒田和大连隆生在缅工厂。
山东鲁泰
鲁泰(缅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通接待了工作组一行,孙总介绍称,鲁泰缅甸工厂位于缅甸仰光市以南25公里处迪拉瓦经济特贸区内,总投资1000万美元。西距缅甸MITT港口1.5KM,船运进出口便利。公司占地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力300万件(高档衬衫),于2016年2月投入运营。目前公司建有6条缝制生产线,缅籍员工900余人,缅籍管理人员30余人,生产原料一半来自国内,另一半来自鲁泰越南工厂,产品主要为面向欧盟、日韩市场的各类高档衬衫。
鲁泰缅甸工厂目前运营较好,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当地员工劳动效率偏低、各类NGO组织及工会等对正常生产运营造成的压力等。鲁泰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履行到位,对员工培训工作认真务实,员工稳定性有保障,给工作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锡恒田
无锡恒田韩春董事长和乔亮总裁专程从国内飞抵仰光迎接工作组一行,并陪同工作组一同走访调研了恒田仰光工厂。在与工作组的座谈会上,韩董事长表示,恒田(仰光)制衣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由无锡恒田投资建立,公司位于缅甸仰光省莱达雅区水灵班工业区,目前拥有两个工厂,67条生产线,共3000名员工。恒田缅甸工厂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平均年产能力2160万件。工厂在缅主要生产针织服装,原料大多自国内采购,客户主要来自日本。
韩总称,目前该公司在缅甸运营状况较好,公司计划在缅新建3个生产工厂,并在2020年底前达到在缅工厂总规模1万人,年产能力达到6000万件。
大连隆生
工作组在专程从国内赶到仰光的大连隆生董事长吴琦陪同下,走访调研了隆生在缅服装加工厂。缅甸隆生服饰有限公司是大连隆生于2015年8月在缅创立的服装加工工厂,工厂位于仰光附近的Hlaing Tharyar工业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拥有生产线32条,员工人数2055人,主要产品品类有风衣、羽绒服、棉服、PU夹克、棉衣、毛呢外套等,2018年产能在150万件,经过技术改造、厂房扩建以及吊挂系统安装等措施后,2019年产能预计达到240万件。缅甸隆生的主要客户有H&M,C&A,TESCO等。
大连隆生是国内领先的皮衣制造企业,在赴缅投资后开始多元化生产经营,生产品类明显增加。缅甸隆生在生产管理系统方面国际化水平较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能力提升明显。
此次随同徐迎新副会长出访的人员还有中纺联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中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永锋、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明霞、中纺联国际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刘耀中、中国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高级项目经理薛峰、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副秘书长周涛等。
此次工作组出访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更高质高效的执行澜湄专项基金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组通过与三国纺织服装商协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我驻外使馆经商处的沟通交流,对柬老缅等国的纺织服装业发展以及双边纺服业投资合作有了更深层次了解。与此同时,三国纺织服装商协会均对中纺联提出的建立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对话机制表示了支持,承诺将组织专人对接相关工作并派员参加2019年10月在中国举办的相关工作机制的启动仪式。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顾客,持续改进,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是
网址:http://www.wxrb2.com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未来 无限可能
网址:http://www.run-yuan.com/
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云展云舒,龙行天下 并人间品质,梳天下纤维
网址:http://www.yunlongfj.cn/
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印染机械 首选黄石经纬 印花机 丝光机 蒸化机
网址:http://www.hsjwfj.com/
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稳定性,宜昌经纬纺机QC小组喜获优秀奖! 青岛宏大与许昌裕丰成功签订8.4万锭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携手挺进新疆 我国面料对东盟北美出口均有所增长 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方向 立达最新纺纱箱S35有效节约原料
重庆金猫携多种新产品参加本届ITMA亚洲展 业务量同比增长超70%,经纬榆次逆势而上靠什么? 壕砸1.3亿收购美国一家大公司,已购的徳司达年狂赚1亿美元,浙江龙盛真牛! 管理创新是纺织行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中棉行协赴武汉调研,当地纺企大佬齐“上诉”!棉花“抛储”是焦点!
震惊!曾投资百亿上演“空城计”、今半年产值4个亿!咸阳纺织业强势回归,“梦桃精神”永存! 沭阳县纺织产业“织”出“强县富民”产业链 咸阳纺织业回来了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年中报告:保持增长效益持续改善 纺机人,生意再难做,深耕自己的行业也比转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