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小镇企业自营出口 走出30年“代加工困局”

来源:温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7日

温州网讯 日前,经历二十余日的远洋旅行,来自温州茂川纺织有限公司的20吨纱线抵达巴基斯坦。“这批纱线柔顺精良,我们将马上安排生产制作围巾、服装。”外商提货验收后连连点头称赞。据悉,这批总额300万元的外贸订单将分三次发往巴基斯坦,同步开启的,还有平阳麻步自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纱线产业以来,当地企业自营出口的“零”突破。

可就在不久前,麻步上千家纱线生产企业仍处在“春天前的寒冬”中。一根纱线,以低能耗、无污染等优势,一度成为麻步当地年产值达30亿元的支柱产业。相较前些年的“家家户户机杼声”,2018年初以来,麻步纱线由于受下游订单影响,纱线市场无论是价格还是销售均平静乏力,尤其是眼下的淡季更是库存积压,整个产业萎靡不振。

“国内市场饱和,咱们就向国际市场拓展。”深入分析了行业形势后,温州茂川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世舜决定“不等不靠”,主动抢占国际市场。要突围,首先得生产出国际水准的产品才行。去年9月,“茂川”花费近两百万元,一口气引进了50台980型花式纱线钩编机。现在一名工人能看10台机器,且高新设备能生产出棉麻混纺纱、双面尼纱、貂绒纱、粘棉纱等200多种花式纱,而传统生产机器最多只能生产20种,且所生产纱线质量不稳定。

销售渠道的铺设同样关键。过去,麻步纱线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产品早已远销中东、西欧等地。“以前麻步企业都是从外贸公司接的订单,价格压得很低,我们就赚点加工费。”梁世舜道出了过去近30年来的“麻步纱线困局”,各家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没有主动扣开国门“吆喝”。

行业“寒冬”里,梁世舜决定出去闯闯。“茂川”着手申请自营出口权,并组建外贸部,搭建外贸网络平台,向国际市场进军。去年10月,“茂川”200多种风格各异、绚丽多姿的花式纱在专业采购平台一上线,长期与上海外贸公司合作的巴基斯坦客商便主动找上门来,没多久就下了300万元的订单。“因为少了中间环节,可以直接与国外客商对话,价格成了我们的最大优势。”梁世舜告诉记者,外商约定4月中旬再次来考察下单。他打算第二批再采购50台“980”进一步加大生产产能。

“一直以来,麻步镇纱线花边和塑编产业的外销市场主要依靠代理商,没有自主权,不仅利润被剥夺,还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麻步镇委书记李轶玺说,产业要持续发展,销售权很关键。记者了解到,在当地政府部门引导下,麻步镇企业正积极寻求自营外销路径。除了企业个体对接外商外,温州顺业塑编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义群还准备联合全镇塑编企业,打造服务整个行业的外贸平台,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营销,逐步将市场销售主动权“收”回到自己手里。




1  
阅读数量(72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