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孙瑞哲:借助技术新杠杆,挖掘文化新内涵,落实产业新担当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12月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大浪时尚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2018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在大浪时尚小镇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新时代下的品牌作为”,回顾梳理了2018年度行业品牌建设工作,交流沟通了品牌创新的实践和体会,同时也展望了品牌未来的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表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大浪是中国时尚品牌的集结地,多年来,我们目睹了深圳、龙华、大浪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

“科技、时尚、绿色”是纺织服装产业的新标签,其中,品牌建设成为了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围绕科技,品牌要借助技术新杠杆,创造“科技”与品牌新模式,培育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打造场景化、平台化、共享化、娱乐化新终端;围绕时尚,挖掘文化新内涵,创造“时尚”与品牌新文化,全新的消费时代正在崛起,品牌需要重新梳理细分定位,重塑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链接,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的无缝融合;围绕绿色,落实产业新担当,创造“绿色”与品牌新风向,要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重构经济系统,将经济系统纳入自然循环系统之中,强化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和市场责任。新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牌建设要有新作为。


借助技术新杠杆,挖掘文化新内涵,落实产业新担当

——在2018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上的致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深圳,举办2018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塑造,需要战略谋划、集成智慧并形成有序行动。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科技、时尚、绿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新标签、新定位。品牌,作为产品的“人格表征”,关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步伐,关乎文化自信与软实力的提升,进而关系到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整体风貌。


强化品牌建设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本次会议以“新时代下的品牌作为”为主题的立意所在。行走在新时代,要在根源上寻求品牌发展的“心法”,在策略上探索品牌提升的“技法”。


品牌要满足市场需求,形成有效供给的核心关键是创造品牌价值,借此机会,围绕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分享三个观点。


一、 借助技术新杠杆,创造“科技”与品牌新模式。


一方面,从供给侧来看,《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培育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定位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大规模定制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为:定制流程模块化、定制场景虚拟化、全品类定制平台化、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一体化。其创新重点和关键环节包括:制定服装测量方法标准,推动人体数据库建设和服装号型标准制定,提高三维人体测量、服装3D可视化及模拟技术的精准性和实用化;建设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信息交互平台、产业链协同供应平台,在服装、家纺行业推广个性化定制和批量定制,直接对接消费需求,用工业化手段生产个性化产品。可以看到,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依托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开发,智能工厂建设,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智能化以及运营过程的智能化,未来中国纺织服装的品牌建设,将迎来有“智”者事竞成的局面。


另一方面,从需求侧来看,未来的品牌零售新模式中,场景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娱乐经济已经成为信息经济时代隐性的货币形态,新模式已成为品牌价值的重要端口。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协同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日渐成为服装行业零售模式的标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联”。未来的零售场景将颠覆传统的零售时空观,真正成为围绕消费生活,高密度、嵌入式、隐形化的一种存在——技术赋能品牌,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时装秀、电子商务、量体裁衣等场景的结合,将有助于提升品牌服务体验、增加品牌流量、创造品牌认知。


二、挖掘文化新内涵,创造“时尚”与品牌新文化。


在供给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时代,品牌的文化属性,成为与品牌的功能属性价值相当的内在参数。值得关注的是,当下消费者主体正在发生迁移,80后和90后已成为消费主力军。全新的消费时代正在崛起,品牌所服务的对象正呈现出“部落化”与“群体化”的细分特征,这也给品牌实现自身价值的裂变与繁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绝佳机遇。


这同时是一个传统与当代、传承与融合、东方与西方加速协同的时尚时代。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梳理、细分、坚持品牌定位,创造性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潮流风貌与时代价值,注重挖掘当下流行元素与二次元等亚文化的价值,提取灵感、转化语境,重塑品牌和年轻消费者的心智链接,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品牌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市场价值,以品牌文化构筑时尚话语权,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民族文化与大众潮流的交互升华。


三、落实产业新担当,创造“绿色”与品牌新风向。


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的无穷动力之源泉,也是产业赢得尊重,实现体面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准则。


品牌发展的传统路径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未来的新型路径,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产业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是未来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所要肩负的重要新担当。


落实产业的新担当,意味着要不断深化社会责任,人本责任、环境责任以及市场责任,建立负责任的研发体系、采购体系、生产体系、物流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品牌价值。一方面,要遵循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树立品牌的新生产观。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化,行业需求呈现出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炫耀型消费向投资型消费转变,我们要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建立品牌新消费观。这是一个由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交互下,取代过去“单程式”经济的“循环式”品牌经济发展模式。


新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牌建设要有“新作为”,要培育壮大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区域品牌”。品牌建设是一个个细胞原子的精耕细作,更是一个个生态系统的高屋建瓴。何为“新作为?我们需要锻造智识,更需要凝练审美;需要本土情怀,更需要全球眼光;需要对品牌自信,更需要对自然敬畏。


自主品牌的孵化与壮大,非一蹴而就。品牌建设工作,需要细水长流的恒常之功。衷心希望中国本土品牌再造世界、妆点世界,希望每一位产业人,能够共同成为缔造百年品牌、芳华盛世的重要推手。




1  
阅读数量(60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