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标品牌(00787) 公布了最新业绩和出售北美业务给Differential Brands Group Inc. (DFBG)的公告后,我重读了GBG和利丰(00494)近期以来的公告文件,以及一系列市场公开信息。从文献阅读的角度,结合一系列对两家公司的近年发展历程的理解,我认为GBG在出售资产后会有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利丰可能会重新私有化4年前分拆出去的GBG。本文主要从战略逻辑,而非投资数据的角度展开讨论。以投资的角度来讨论,可能只有私有化落实成事实,再来做事后诸葛亮更为合适。
一、2014年分拆上市的背景
我们先回到2014年,看一下利丰分拆利标上市时的情形。
众所周知,利标是利丰从自身的分销业务拆分而来的。利丰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很好的盈利,而盈利中的很大比例,都用来收购一系列品牌授权、品牌管理业务。当然,收购的业务有很多品牌极不理想(以天价收购的Cathy Van Zeeland为代表)。在2012年,之前收购来的品牌业务出现了严重亏损并拖累利丰的经营数据,利丰在2013年对LF USA进行重大调整,停运所有不良品牌后,相关业务的业绩大为好转,并且为利丰当年的财报数据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利丰才会在2014年提出让剩余表现良好的品牌授权业务独立上市。因为当时,冯氏认为利标有高增长、高利润、高估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