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五大管理措施,助你控制好集聚纺纱毛羽

来源:锦坤盈纺织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2日

随着集聚纺装置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日趋成熟,在高档细号高密织物的生产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事实证明集聚纺纱可大幅度地减少纱线毛羽,改善条干,提高强力,与普通环锭纺纱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和质量优势,特别是3 mm毛羽与环锭纺纱相比,能减少50%~60%以上,但如果各项管理不到位,成纱质量将严重下降,毛羽指标将比环锭纺纱更加恶化。

对集聚纺纱而言,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高度重视纺纱的基础性管理。因此,控制好纱线毛羽,应重点强化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选择好钢丝圈质(重)量

选择质(重)量、硬度适中的钢丝圈,截面形状要尽量减小摩擦因数,但是与钢领的接触面积要大,以利于散热,同时增加稳定性。钢丝圈过轻,气圈碰撞隔纱板刮毛;钢丝圈过重,易使气圈顶端摩擦纱管顶部。因此,调整锭速或改换品种,换钢丝圈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观察选择。


2、负压检测管理

从集聚纺装置工作原理可以知道,有足够的负压使得集聚槽处纱条有规律排列而达到凝聚纤维的效果。因此,在管理上,先根据品种确定负压值,再要有专人定期检查车头、中间、车尾的负压值,并保持相对稳定,注意负压箱的清洁和张力杆托片位置是否合适。


3、设备状态管理

各个部件状态良好是纺好纱的关键,特别是细纱设备状态:要做到三对中(钢领板与龙筋、锭子与纱管、锭尖与导纱钩)和三配套(锭杆与锭脚、锭子与纱管、钢领与钢丝圈);检查清纱隔距,防止钢丝圈挂花、隔距片绕花问题;定期检查导纱起槽是否太深;钢领板升降是否平稳,有无打顿、抖动问题;扫车时,上、下胶圈及网格圈内的积花是否清理彻底等,避免设备长期粘花运行。


4、温湿度管理

鉴于集聚纺纱的特点,集聚纺细纱车间工艺排风温度比传统环锭纺车间的高2 ℃~3 ℃,细纱机车尾工艺排风一般可达到每锭6 m3/h~8 m3/h。为保证集聚纺产品质量,车间温度应在26 ℃~31 ℃,相对湿度为52%~58%,相对湿度与传统环锭纺的相比应稍偏底掌握,相对湿度高不易清除短绒,适当降低相对湿度,当纤维束通过集聚纺网格圈时,其中的短绒可被及时有效的吸除,从而减少毛羽。


5、运转管理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落实机台责人制度,加强职工培训,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法和清洁方法。清洁要到位,牵伸区内不能有积花;车工巡回时,要经常性观察集聚槽处纱条的形状,纱条打顿、跳动、发散时,应停锭检查和报修;落纱插管后,检查纱管高度是否平齐,以免气圈磨管头,运转时不能有跳管等;有无集聚槽积花堵塞、挂花问题等。

只要将以上管理工作做细、做到位,纱线毛羽就能够稳定好。当然影响纱线毛羽的其它因素还有如前纺的纱线质量、细纱的胶辊、胶辊前移量、锭子摆幅、管纱起毛刺等等。


1  
阅读数量(4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