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5年技改投入1.7亿元,宁纺集团坚守绿色底线

来源:七彩云电商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30日

从1973年建厂时的16台布机、23名职工起步,今天的宁纺集团已经成为拥有成员企业16家,员工5000余人的集纺织、印染、服装、酿酒、地产、金融、电子电器、热电供应、进出口贸易等多种经营于一体的跨行业、多元化大型企业,被誉为“县办企业一枝花”、“纺织战线的明珠”。近几年来,面对纺织行业严峻的经营形势,宁纺集团确定了“转型升级、创新突破、品牌引领、绿色发展”的总方针,在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宁纺集团纺织车间。


自我突破 创新发展

近5年来,宁纺集团先后投入技改资金1.7亿元,使主要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纺织车间淘汰落后设备,引进了意大利高速自动络筒机、日本高速气流纺纱机、比利时高速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印染车间新上德国门富士高效节能定型机、预缩机和意大利拉发磨毛机等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装备;服装车间新上了智能吊挂流水线,全自动裁剪系统、充绒机、节拍流水线、德国BASS开袋机等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并采用美国PGM电脑制板CAD系统。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此外,通过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公司的创新成果达200多项,创效1800多万元, 其中“一种预缩联合整理机预缩率自动控制方法”等11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

近几年来,公司先后开发出新产品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广新”牌精梳纱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灵音”牌灯芯绒连年荣获全国印染“新产品优秀设计奖”和“新产品优秀创新奖”,并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另有4款新产品荣获中国优秀印染面料奖。与此同时,宁纺大胆进行管理创新,开展了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阿米巴”模式、精细化管理和砍掉成本为核心的管理创新活动,在提高经营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坚守底线 绿色发展

在推进企业绿色发展方面,宁纺集团自觉坚守生态底线,5年陆续投入资金达1亿多元。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集团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物化”的高效处理工艺,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印染分公司通过引进定型机余热回收装置、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年回收热量折标煤900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35%以上;通过改造管道,将印染前处理产生的强碱性废水直接引入集团自备热电厂作为烟气脱硫的脱硫剂,经反应中和后再排放到废水处理站处理,可同时节省废水处理费用和热电厂烟气脱硫处理费用,一举两得,达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

此外,公司上马了中水回用项目,使中水回用率达到了30%以上。完成了烧毛机、定型机“煤改气”工程,空压机、定型机余热回收工程和热电厂脱硫、除尘设备升级改造,大气超低排放、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引进了印染退浆水酸化系统,新建了印染有机挥发物净化处理等工程,大大提高了环保治理水平,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标准分别降低70%、50%和75%,达到甚至严于国家标准。


企业文化 引领发展

5年来,宁纺进一步加快了文化建设步伐,先后获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全国党建工作示范企业、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宁纺不仅努力打造诚信文化,还树立了“讲人品、出精品”的企业价值观,培育了“诚信、敬业、竞争、创新”的企业精神。为此,宁纺不仅荣获了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和河北省政府质量奖。

此外,宁纺通过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涌现出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纺织工业劳模颜军锋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 5年来,宁纺先后有140多人参加了学历、职称升级学习,有11名管理干部参加了河北科技大学脱产进修班学习。其中93人取得本专科学历,9人获得了高级职称,6人获得了中级职称,25人获得了初级职称。

“企业再大,大不过员工”,宁纺努力打造人本文化,尤其是苏瑞广倡导成立的 “阳光救助基金”, 5年累计救助困难职工145人次,发放救助款43.5万元。企业先后新建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18栋、公寓楼2栋,620户职工喜迁新居,单职工宿舍全部实现了空调化。所有这些,都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  
阅读数量(4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