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满族服饰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展出

来源:中国棉纺织协会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31日
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是第41届。为呼应本次“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史实”的主题,上海纺织博物馆与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合作,于5月17日起举办了“华服典章——中国满族服饰展”。

  八位美丽的满族少女,身着美丽的满族服饰,踩着音乐翩翩而来,揭开了本次展览的媒体见面会的序幕。展览分“清朝满族贵族服饰”、“清代满族民间服饰”两个部分,共展出一百余件满族服饰珍品。有通过不同纹饰的补子来区别官位高低的“补服”,也有贵族妇女头饰大拉翅;有紧身的“卧龙袋”,也有宽宽大大的氅衣。当然,这仅是满族服饰中的沧海一粟。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1636年,满族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

  努尔哈赤称汗后,参照明代服制,融入骑射文化元素,制定了标志等级的舆服制度。历近百年,满族的服饰制度愈臻完善。满族的传统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外衣以长袍为主,俗称“旗袍”。满族的女式旗袍样式得到了各民族妇女的喜爱,经过现代重新设计改革后的旗袍,端庄、大方、典雅,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服装,沿用至今。

  满族服饰款式考究、用料名贵,工艺精细,色彩绚丽,图案丰富,令人目不暇接,是满族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满族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服饰之美的背后,是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审美心理、艺术传统和价值取向。上海纺织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全社对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更多的关注,追寻民族文化的回归。

  展期至7月8日结束。

  (来源: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1  
阅读数量(37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