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5月中下旬以来,中国纺织厂、贸易商除对西非棉的询价、签约有所增加外,对8/9/10月船期巴西棉的关注度也明显提升,而对价高质低、动辙延期或违约的2016/17年度印度棉仍不理不睬。业内分析,一方面截止5月11日,2016/17年度美棉的累计签约出口进度已超过105%,贸易商成为棉花资源流通的主体,中国买家对轧花厂、出口商采用陈棉或澳棉代替交货没有兴趣;而从近期港口接货的纺企反馈来看,5月份抵港的澳棉品质品级并不能让人满意,存在纤维长度短、马值大、断裂比强度低于合同标准等问题,因此卖方也建议纺高支纱的企业延迟15-20天装运(等中期花加工、上市);另一方面按规定2017年储备棉轮出截止日期为8月底,但高品质新疆棉一般要到10月中旬前后才能大量上市,需要30-45天作为过渡期,因此8月份储备棉竞拍必将异常激烈,日成交率、平均成交价有望节节攀高;另外,5月15日以来ICE大幅跳水引发外棉现货集体大跌,西非棉报价向EMOT、MOT靠拢,竞争力提高。5月22、23日贝宁、马里、津巴布韦SM 1-5/32〞报价91.20-91.30美分/磅,稍高于EMOT SM 1-1/8〞美棉0.20-0.30美分/磅。
青岛、张家港、广州等港口贸易商反馈,5月18-22日,美棉C/A SM 1-5/32〞的清关后销售价格为17500-17700元/吨(按CNF远东主港报价计算,不计1%关税内配额的转让价格成本约16500-16800元/吨);由于国内2016/17年度高品质新疆棉现货坚挺,本周(5月22-26)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大涨333元/吨以及高品质棉花供给越来越紧张,因此港口已清关或保税外棉现货人民币报价并未随ICE、远月船期外棉的宽幅下挫而下调,总体保持企稳,进口企业、中间商的利润有较为明显的扩大,但保税(清关)数量低、报价高对成交量的制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