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lt and Road”,这个蕴含“中国行动”的创新词汇,正在风靡世界各地,它不仅将作为中国的创造写入世界的语言词典,也必将成为带动世界巨大变革的实践标志,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实施。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遵循,一个更加紧密和强劲的伙伴关系网络正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构建;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为引领,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推进发展。 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在惠及世界 瓜达尔,在乌尔都语中是“风之谷”之意,海风日夜不息地吹打着亘古延绵的裸露砂山。历史上,东印度公司的探险家曾用“崎岖而老旧”来形容这片土地。而今天,作为促进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在巴基斯坦人民眼中,是国家振兴的梦想之地。 “今天标志着新时代的黎明。”2016年11月13日,瓜达尔港举行开航仪式,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主持仪式,并见证第一艘中国商船出发。随着瓜达尔港建设日渐完善,港口及自由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过去的小渔村正逐步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化港口和投资乐园。 时间跨入2017年,“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4月4日,由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企业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总承包(EPC)合同在印尼雅加达签署,这标志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早期重要成果的雅万高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4月10日,在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港,耸立港口的两条巨大卸油臂分别降下,与运载14万吨原油的油轮输油管口对接,油轮运载的原油开始向港口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中缅原油管道和已于2013年10月建成投产的天然气管道共同组成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一带一路”上互利共赢的代表性项目。 4月20日,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七国铁路部门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各方将合力打造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品牌。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3000多列,国内开行城市已达27个,覆盖21个省区市,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