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不忘总理嘱托 实业报国创新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一林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7日
 2月25-26日两天是周末,但已63岁的唐一林,并没闲着。除开会调研、进车间,就是忙着整理手头的调研材料,修改自己的议案,答应记者的采访也是一拖再拖。而在这之前的十余天,他更是奔波于江苏、广州、泉州、北京等地调研、开会、学习。这两天,还要与山东大学、省旅游局等机构洽谈下一步合作项目。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在其一直研究的生物质石墨烯应用领域,他所带领的团队又取得创造性的突破——导电纤维,这将对可穿戴智能服饰、防静电服装、军工服装、医疗纺织品等商业化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说起石墨烯,很多人也许会感到陌生,但对于唐一林来说,他正把这种被预言能改变21世纪的“神奇材料”,从实验室推向百姓生活。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向总理汇报生物质石墨烯的最新成果,受到总理点赞。

  当听到圣泉所产的石墨烯原料来源是玉米芯之后,李克强总理很感兴趣地说:“如果你们能够在玉米加工方面有新的突破,国家将全力支持!”总理进一步指出,这不仅将减轻财政压力,还将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总理的嘱托,唐一林一直记在心上。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一林说,圣泉集团几十年做的一件事,就是增加农业产业转化,提高农村植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让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每年以植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质总量达8亿吨。但综合利用率特别是高附加值利用是个老大难问题,秸秆焚烧更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唐一林就提出《大力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积极扶持生物基纤维材料发展提高农业收入的建议》,在对植物秸秆的“吃干榨尽”上,他带领的圣泉集团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探索。

  除纤维素乙醇、木质素、木糖、阿拉伯糖等系列产品外,他们运用全球唯一的“基团配位组装法”生产工艺生产出了生物质石墨烯新材料。而这些原材料都是农村植物秸秆。30多年来圣泉一直专注于把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在植物秸秆的开发、研制和综合利用方面走出一条对全球有示范意义的成功道路,成为全球生物质新材料与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引领者。

  而这一系列成功的背后源于他“实业报国”的抱负。在唐一林看来,企业是少数人实现人生价值与多数人谋生劳作的合作体,也是创业报国的“永动机”。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农村小伙已变成万众瞩目的商界传奇,但他仍如往常一样出入车间、外出谈判、四处调研,处处践行着自己的信念。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寄望咱们山东能够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一点与我们所从事的产业不谋而合。”唐一林介绍说,企业从传统化工向高科技新材料转型,先后推出“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保温材料、高端电子树脂、“生物质石墨烯”、“内暖圣养功能服饰”等颠覆性新材料,并逐步完善产业链,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4年履职,为国家发展竭智,为民生福祉奔走,唐一林桌子上摆放着七八本记录本,翻开看密密麻麻写满的他的调研报告。从城市到乡村,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心声,才能发出“两会好声音”。2013年唐一林提出的《关于加快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建议》被列为重点议案。2014年、2015年、2016年“两会”上,唐一林提的几个建议都与绿色循环经济有关。积极扶持以农村植物秸秆为原材料的植物纤维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建筑进程、克服白色污染等建议,得到众多代表的赞同和媒体的关注。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唐一林带来“协调构建产业链促进石墨烯应用开发,加快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推进绿色公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三板市场”、“加强有机肥监管”等6份建议,继续传递创新、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

  “人大代表的身份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多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儿,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这份权利。”唐一林说,他将竭尽所能表达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

在追求健康、环保、时尚的今日社会,对衣着面料、品味要求空前提高,既然人们需求这样的面料,针织内衣面料企业也会顺应当今潮流,开发新型针织面料,确保针织企业可继续发展。

纬编针织新型面料,除了针织面料组织结构变化外,还特别需要新型的纺织原料来配合开发新型面料,如02年开始流行的莫代尔、天丝纱线外,现在更多的是大豆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差异化纤维,等等,都是新型的材料。

既然新型的材料已经开发成功,接着下了就是针织企业开发新面料的时候,到底布料风格怎么样,这个也是针织企业所要定位的问题,还有的是染整企业怎么样配合针织厂开发新型面料,这个也要一起去探讨,每种新型面料的产生,少不了小试样,中试样,力图达到面料的最佳服用效果。刚开始的投入和收入是画不上等于号的,多多少少都会亏本,但是希望在明天的,有付出当然有收获,不过不是现在,而是技术成熟,大批量生产是才会尝到甜头。

在内衣针织面料品种里,大部分都是以棉为主的弹力布,和一些差异化纤维的混纺面料弹力布,面料以保暖为主题,要求轻盈,薄暖,舒适,环保。可现在内衣针织面料组织都以单面28针参织氨纶,成为单面弹力布,虽然40s棉纱克重可以做到160克,但是弹力和布纹已经严重受到变形,只是觉得轻盈,不保暖,更少了悬垂感。若是把克重做到190克的话,新型材料的价格都比较贵,一件衣服成本随之增加。所以怎么让制衣更合理使用好的内衣面料,就是我们针织企业所要做的。

要做到轻盈保暖而舒适的面料,第一需要纤维材料的采用,第二是针织机械的突破,第三是染整后处理的配合。在针织机械里,改变传统的28针,改用32针织造50s竹纤维纱+15D氨纶,这样一来,克重可以做到150克,但是布纹依然是细腻,保暖,富有弹性,悬垂感好,穿着舒适,克重成本底。真正赋予内衣面料轻盈,薄暖,舒适,环保,健康、护肤。这也是以后面料发展的趋势。

后处理染整方面,由于面料薄,容易钩烂,所以在染整时缸的使用也要注意,还有是纱线细,强力肯定是没有粗纱那么好,染整的张力要适当,助剂的使用也要适当,力图尽量减少对纤维组织的损害,为新型面料发展画上完美的句号。

1  
阅读数量(2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