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河南二纺机创新三步走保持锭子技术领先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0日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高级工程师吴永升

河南二纺机公司兴建于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期,是一家专业生产锭子的国有企业。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锻炼和造就了河南二纺机,锭子每年稳产几百万套,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着锭子的技术领先、品质卓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创新驱动、科技支撑,靠的是原始创新、借鉴创新、合成创新三步走。

继承传统技术的再创新

锭子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又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品。早在黄道婆纺纱织布年代就有锭子,到1.0工业革命机器纺纱时代也得有锭子,如今进入工业4.0时代,纺纱仍然离不开锭子。名称都叫锭子,但锭子的结构、性能和技术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锭子的类型、品种、规格繁多,在棉纺、毛纺、丝绸和化纤加工行业中,只要有加捻、复捻、倍捻的工艺技术,都需要有不同类型的锭子。尽管是名称相同,结构类似,性能却完全不同。无论哪一种锭子,真正能做好、做精,符合纺纱工艺技术要求却并不容易。

几十年来,河南二纺机始终坚持在企业确立的社会责任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生产。几十年的锭子生产,并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如一日”的简单重复生产,而是根据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针对纺纱机械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实现锭子在高速运转下振动小、噪音低,节能、节油,运转平稳、寿命长,还要配合主机的功能结构变化,便于安装,便于维修。所以锭子的结构、性能、生产必须符合纺纱工艺技术要求,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

近几年来,河南二纺机锭子的产品系列从12系列,发展到32系列、41系列、51系列、61系列,直到现在的68系列,实现了发展高端,提升中端,淘汰低端,一代高过一代的螺旋式上升。

各系列的换代不是表面形式的变化,而是内在的技术结构与技术含量有质的变化,有质的提高。比如,锭杆选用材质的提高,锭杆传统的热轧料坯成形工艺由车削替代。锭盘的材料也由铸铁件改为钢件,锭盘直径也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的纺纱工艺。锭杆的热处理技术、锭杆配轴承位置的精加工、超精加工以及精细的研磨加工技术都有了显著提高,使锭子精度达到0.005毫米,圆度误差控制在0.0015毫米,表面粗糙度有所降低,制造的精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锭胆是锭子的心脏,通过创新,河南二纺机生产的锭胆在结构、性能上都有了质的变化。由外部配套供应的锭子轴承技术标准也有相应的提高,内径的规格尺寸、公差配合,都与锭子性能的提高要求相适应。

同样叫锭子,但与传统锭子相比,新型锭子有了质的变化。当然,技术的进步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不断提高,适应市场新需求。

借鉴和移植新技术实现创新

河南二纺机很早就与境外一家知名锭子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工艺技术的相互借鉴、渗透成为锭子实现不断创新的源泉。

科学技术是相互渗透、相互移植的。不管来自境内还是境外的技术都不能完全照搬利用,而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纺织企业实际生产应用情况以及用户的反馈等因素进行再创新。

经常而及时地了解用户需求,特别是从实际操作者那里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改进措施,这是河南二纺机实现锭子不断创新的源泉。

如今,通过借鉴和移植技术后的创新,河南二纺机生产的光杆锭子、铝管锭子,锭杆的精细加工技术,锭尖的锥形加工技术,锭胆的结构都有了改进提高,锭子和锭子轴承直径形成多种尺寸规格,使得锭子适应细纱机2~2.5万转/分的高速度、多品种以及细纱机落纱的要求。这些技术都是互相借鉴得来的。

通过创新实现不断改进、提高,需要有科学的测试手段和数字依据。河南二纺机通过对每种零件以及锭子的动态性能分析,经过系统的检测,有了科学可靠的数据之后,才逐步实现。

从单项技术创新到合成技术创新

单项技术的提升是基础,形成合成技术实现产品的创新才是目的。锭子由十几种零件组成,每一种零件又是由若干道工序而成,工序合格,零件的技术标准才能实现最终的优良配合。

锭子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实现公差配合的尺寸要求,否则,零件公差的配合、尺寸递延到产品总装就很难达到锭子总体的技术要求。

通过零件加工精度的配合,实现了最终的技术指标,使锭子在2万~2.5万转/分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振动摆幅能控制在企业内控指标0.02毫米之内,锭子运转产生的噪音同标准相比也降低了2~3分贝。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实现锭子运转中稳定、可靠,保持锭子的技术领先,也确保了优质锭子生产。

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还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来配合。科学的组织各方面力量,实现零件和总装的专业生产线,建立严格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现场管理,特别的定置管理,通过全员参与、实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大众创新都是生产出优质产品所不可缺少的。

河南二纺机围绕锭子生产的定位不变,持续研发创新,同时围绕锭子向服务领域延伸。公司还研发了锭子润滑、智能加油系统。锭子的运转温度、测温装置。测试锭子在空载、运转、承载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设计制造了锭子总装测试中的同轴度和垂直度的检测工具等等。服务于锭子的使用全过程,同时也是对锭子的基础性研究积累资料,为进一步改进提高打基础。

依靠原始创新、借鉴创新、合成创新三步走,河南二纺机锭子的产品系列从12系列,发展到32系列、41系列、51系列、61系列,直到现在的68系列,实现了一代高过一代的螺旋式上升。图①~④分别为河南二纺机生产的D2404化纤锭子、DFG2系列细纱锭子、YD5000系列棉纺锭子、D3435化纤锭子。

1  
阅读数量(3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