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涨!涨!涨!最近的棉价比楼市还疯狂!目标价格成果验收:全让投机炒作搅了局?

来源: 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7日

2014年,我国在产棉大区新疆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为期三年,今年正是试点工作的验收之年。


三年间,目标价格给新疆棉农和产棉区带来哪些变化?今后棉花种植前景如何?棉花采摘时节,业内人士亲历新疆棉区,带您了解真实的棉花市场情况。


在新疆阿克苏乌鲁却勒镇也太格然木村一棉花轧花厂门口,前来交棉的棉农们正开着拖拉机排着长队,棉农艾合买提·买买提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等待验货。


艾合买提·买买提告诉记者:“我交了2吨棉花,每公斤7块4毛钱,去年是8块3。我种的是长绒棉。今年不行,今年捡棉花的价格比较高,每亩最低800块钱,还有用在化肥、种子、塑料薄膜、滴灌,一亩地需要1500块钱,棉花一年比一年价格低。”


说到价格,棉农亚森·扎依提告诉记者,今年新疆棉花分两种走势。一种是他种的地区推广的优质棉品种——长绒棉,比普通陆地棉花纤维长,受特定市场欢迎,但产量较低,市场收购价格比较高。这引来了很多棉农的跟风种植,加上今年雨水晴好,产量迅速增加。


而另一种是普通棉,行业内称为陆地棉。曾连续数年一蹶不振的陆地棉今年翻身做主人,收购价格由去年的6块3提高到7块3左右,棉农艾合台木·乌玛根亚孜承包了60亩陆地棉来种。去除所有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一年下来纯收入在5万元。


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保障新疆棉农不亏本针对国内、国外棉花价格倒挂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探索棉花价格逐步市场化的道路,2014年,我国结束了新疆棉花的保护价格收购政策,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


实行目标价格,市场价格超过目标价格,国家不干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给棉农补贴。2014-2016年,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水平分别为每吨19800元、19100元和18600元。


实行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以来,国内棉花价格快速下跌,国内外棉花价差快速缩小,但由于有国家补贴,较好地弥补了棉农的市场损失。2014、2015年新疆棉农得到的补贴平均每亩约444.0元和497.5元,加上目标价格补贴新疆农民每亩植棉净利润分别为164.4元和89.5元 ,在国内外棉花价格持续低迷期能够做到植棉不亏本、有效益。


棉花涨价,棉企跟风收购后皮棉难出手


棉农收益有保障,但像今年这样棉花价格上涨的年份,棉加工企业就承担了涨价的籽棉加工成本。阿克苏地区天泉棉业有限公司籽棉轧花厂,曾收购了20年陆地棉,如今却因今年棉花收购成本高企而苦恼不已。


董事长李网:“今年,我觉得陆地棉价格太高。因为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抢收,涨到8.1、8.2元。皮棉卖不出去,到现在为止全部压在库里面。”


籽棉价格高,皮棉又卖不出去,很多籽棉加工厂备受煎熬。那么是谁主导了籽棉收购的高价格呢?李网告诉记者,前两年棉花减产,但棉花加工企业不断增多,导致加工资源越发紧张。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提价抢收便成了很多加工厂唯一有效的办法,今年表现得尤其激烈。


记者:“这个价格高的原因是什么?”


李网:“今年搞不清楚,可能是觉得大家看好这个市场吧,大家一直在压货、抢货。”


记者:“你皮棉卖不出去,怎么还有意愿收棉花呢?”


李网:“搞不懂,也是跟风,你不收棉花,工人没有办法,工人没有活干,你工人不可能放假。”


籽棉经过轧花厂加工成皮棉后,销售给纺织企业。与籽棉收购的火热市场相比,皮棉市场则要冷静很多。阿克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琦萍告诉记者,现在还有部分储备棉库存,可以用到11月中旬左右,而且由于新花价格比较高,像他们这样的纺织厂都在持观望态度,谨慎采购。热情较高的籽棉收购市场,遭遇冷静的皮棉采购市场,这一冷一热意味着棉花产业链上游、下游之间的博弈序幕悄然拉开……


纺纱企业难承受皮棉高价,业内:有投机商炒作



三年来的目标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价格扭曲的趋势,在保障棉农利益的同时,也让棉花价格逐步市场化。


这次棉价的明显回升,让全国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大跌眼镜,基本上都在意料之外。


阿克苏地区天泉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网显得有些疲惫和无奈,41000多平方的工厂,如今存储了2000多吨的籽棉,这些个库存已经存放了一个月,本该机器轰鸣加工籽棉,可是却销路无门。


记者:“你这个皮棉销售不出去,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李网:“可能是下游的纺织厂可能还是没有涨价吧。纱涨起来,布涨起来,我们的棉花涨起来是正常的,现在是不正常在运转。纱没有涨价,皮棉涨得厉害,我从第一批开始卖的1.4万开始卖,卖到最高的时候1.6万,一吨涨2000块钱,纺纱厂受不了。”


除此之外,此番国储棉投放过程中,一些贸易商参与竞拍,炒作抬高棉价,从而使得储备棉没有很好的达到平抑棉价的效果。


阿克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琦萍:“国家也做了一些工作,基本上今年的储备棉还基本能够保证我们生产。如果没有这个储备棉放出来的话,今年的纱厂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今年由于期货和储备棉有一波倒挂的情况,有些贸易公司采用储备棉和期货同步,套保,包括套利这些方法,肯定有做了一些投机的做法。造成了一些贸易商在中间炒棉花或者进行一些调控,有些贸易公司今年确实挣了不少钱。”


棉花协会会长:我国棉花格局整体供大于求


众所周知,新疆棉花市场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以来,棉花的收购就完全是放开的,在市场化条件下,决定棉花收购价格的就是供求关系。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表示:我国棉花格局整体供大于求。


戴公兴:“第一、现在仓库里面储备棉还有1000多万吨在那里。市场上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现在整个情况是供大于求;第二、我们每年还要进口八九十万吨棉花,这个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当时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每年必须要放八十九万吨的配额;第三、我国国内现有的一些棉花的质量不能满足那些高端的纺织品的需求。”


为什么会出现我国棉花收购价格高企,甚至高于国际市场收购价格的现象呢?戴公兴直言,在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此番棉花价格上涨与供求和炒作有很大关系。


“我认为现在这个价格是炒作起来的。在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会上涨与供求和炒作有关系。很大部分也是炒作起来的。我们大约有40%的棉花是需要出口的,如果我们的棉花收购价格高于国际价格,那么我们国内纺织企业会缺乏竞争力,而且出口困难。所以,现在改革是对的,也就是完全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并和国际市场基本接轨。现在价格高与炒作有很大关系。”


业内人士建议:抛储需防范投机商炒作


棉价的忽高忽低,棉农、、轧花厂、纺织企业都深受影响。而棉花产业链面对的现实是:下游棉布短时间内难以大幅拉涨。如不规范行业内竞价规则,棉纺企业和轧花厂的利润只能越来越微薄,势必对整个产业造成影响。具有多年棉花产业销售经验的吴琦萍告诉记者,国家要在储备棉拍卖环节防范贸易商投机套利。


吴琦萍:“我们有棉企也提出来,不能让贸易商参与。但是,国家不可能完全去阻止贸易商参与。我觉得可以通过量,通过时间点适当做一些调控,或者说明年再进一步做储备棉抛储的过程当中,做一些防范。防范我觉得还是必要的。”


一方面我们棉花的数量很大。另一方面高端棉花和质量好棉花的数量不足,使得我们的质量不能满足中高端棉纺织业的需要,我们还需要进口。吴琦萍表示,拉近与国际市场的差距,我们还需努力。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棉花种植成本要降下来,如果推广机采棉花,使这个成本跟国际市场接轨的话,国家就不需要去调控棉价了。”



1  
阅读数量(80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