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外盘期棉尚未跌透 买方“出手”还需等

来源:顺风棉花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3日
 国内棉市11月2日消息:10月25-31日ICE期货各合约在“三连阳”后突破掉头下行,主力合约未能有效守住71美分/磅、70美分/磅整数关口,尾盘收于68.85美分/磅,回吐了前两日涨幅,资金、多头入市情绪受到短暂压制。业内分析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美国主产棉区天气良好,采摘、上市速度加快。目前三角洲棉区和西南棉区采摘进度达到46%,较上周增加7个百分点,对新棉丰产、提前入市的担忧使多头平仓出逃。据CFTC公布的基金报告显示,截止10月25日,期货非商业性持仓净多单减2724张,商品指数基金净多单减1013张;其二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内棉价持续与ICE走势“背离”,11/12月船期S-6报价分别低于C/A SM、EMOT SM美棉7.5-8美分/磅、5.5-6美分/磅,印度棉的竞争力全面恢复状态,近日一些国际棉商、印度棉企的出口报价明显增多,对美棉、澳棉形成围剿;其三是虽然10月31日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品种全线收涨,但农产品却涨跌互现,油脂、谷物、大豆等止涨回落,对棉花进入盘整区间的担忧上升。

从青岛、张家港、广州等保税库反馈来看,10月下旬的询价和成交仍集中在澳棉、美棉,乌棉因报价分别高于C/A、EMOT棉3.5美分/磅、6美分/磅而不受棉纺织厂、进口企业的关注,但有两个现象需要关注:一、S-6印度棉在经过几个月没有装运、抵港后,10月下旬再次进入保税库,而且从一些贸易商、纺企的报关情况来看,11月份上中旬的抵港量或将增加,但中国买家的关注重点是2016/17年度S-6新棉(最早预计11月下旬装船),对陈棉没有兴趣;二、11/12月船美棉C/A SM与EMOT SM的差价由1-1.5美分/磅扩大到2.5美分/磅以上,一些中国买家对已签约的2016/17年度EMOT棉的担忧上升,天气、品种、采拾进度、装运等“不给力”因素或将影响企业交货、使用。

据外商、贸易商反映,因ICE再次跌破70美分/磅、69美分/磅,近两日询价的国内纺织厂、贸易商较前几日增多,主要是12/1/2月船期的C/A SM、EMOT SM,但对于是否该“抄底”买方分歧仍比较大,一些机构和外商认为ICE主力合约不具备跌破67美分/磅的动力(10月11日低点66.76美分/磅),67-68.5美分/磅应该是入市的机会,但笔者仍坚持ICE将回到66美分/磅的下方,但需要“时间换空间”,纺企、贸易商还需“蛰伏”等待时机。

首先,印度棉花、棉纺为自保,除了降价没有其它出路,与美棉的价差不仅回归合理还要突破底线;其次,进入11月份,美联储12月加息的炒作或陡然升温,大宗商品的反弹不排除遭遇“当头棒喝”;再次,2016/17年度澳棉预售、销售都在提速,与C/A SM仅1.7-2美分/磅,较前两年6-8美分/磅的差价大幅缩小,但品级、品质及其它纺纱指标优势仍相对明显。据预测,2016年度澳棉产量将达到87.5万吨,较2015/16年度增产50%,澳棉增产的影响不容小觑。


1  
阅读数量(7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