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江苏海马携细纱机新型集体落纱装置惊艳亮相2016 ITMA ASIA+CITME

来源:纺友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7日

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高新技术新型电脑智能纺织机械设备生产研制基地,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实业企业。近几年,以做紧密纺网格圈及辅机设备为主的海马科创因配套改造细纱长车自动理管机,使得企业影响力大增,在行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逆势发展,产品市场占有率连年攀升。



(江苏海马展台前人气爆棚)


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在H1E73展台展出的HM-JL750型环锭纺细纱机新型集体落纱装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HM-JL750型环锭纺细纱机新型集体落纱装置



结构特点:


1)握纱横梁垂直升降

目前国内外集体落纱装置的握纱横梁都是采用倒八字形升降。此形式的缺点是两臂打开后,需一定的空间。而短车细纱机排列都比较紧凑。很多厂家机台间距不大,加装集落装置后无法操作,还会有伤人的风险。而垂直升降横梁不占用空间,几乎所有老厂改造都可以安装该装置。


2)握纱横梁平行运动

当握纱横梁升到握纱位置时,握纱器横梁由气缸推动平行运动到纱管的上方,垂直下降至握纱位置,完成握管拔管整套动作。而传统的落纱装置的动作是呈倒八字打开、收回,呈斜性下降至纱管上方握管拔管,完成整套动作,该形式对锭子损伤严重。


3)采用双锭托盘

传统的集落托盘是单锭形式,拔出的纱管要先放在寄放站,然后再去抓空管送到锭子上。双锭托盘的好处是管纱拔出后直接放到托盘上,然后再将空纱管拔出后送到锭子上。这样的设计减少了一个过程动作,同事也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落纱时间。而且不设寄放站,减少了这方面的投资,又减少了耗气。


4)科学合理的车尾设计

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装置,必须要增加电气控制、理管和插管装置等部件。经过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在确保装置性能的前提下,只在车尾后面延长50 cm,就可以进行集体落纱装置改造,比同行的设计缩短了近100 cm。这种设计,几乎所有的老厂旧机都可以加装此新型集体落纱装置。



该装置亮点:


1)创新设计引用最新收放的气架,中心距1.8 m以下的车台均可改造,大大节省了操作空间,并不存在安全隐患。


2)配套使用HM-LG400自动理管机,本装置改造仅需在原有细纱机车尾加长30 cm~60 cm,可适应于主流市场80%以上机台的改造。


3)改造FA503、FA507、EJM128、DTM126、DTM129等机型时,无需更换中墙板。


4)取消了筒管中间位寄存站,使落纱动作更简便、快捷、可靠、高效。


该装置使用效果:


1、拔管、插管率≥99%

2、留头率≥98%

3、每落纱耗气≤0.3立方米

4、单次落纱时间<150秒



1  
阅读数量(71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