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江苏多家棉企己明确表示“今年不开秤”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9日
 眼下,长江、黄淮流域棉区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纵然植棉面积不大,资源不多,但总归要交售出去。较少的资源、阴霾的天气、观望的情绪,使己时过“寒露”的江苏北部棉花主产区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门庭车马稀,无人来售棉。

  “尚未收到新棉”是当地不少棉企的现状。不可否认,今年当地棉花植棉面积大减,无以形成交售批量,江苏多家棉企己明确表示,“今年不开秤”。不仅棉企,往年走村串户收棉贩粮的农民经纪人亦是如此——无棉可收。当然,他们也没把收棉花当成主业,而是一边收粮食,一边问问有无棉花,结果是谈得拢就交易,谈不拢就作罢。

  盐城市万盈镇乡下收棉贩粮十几年的老顾说:“这么多年下来,今年收棉生意最淡,漫村遍野看不到棉花,自然也就无棉可卖了。”与棉农交流中得知,因棉花太少,开秤收购的企业也少,收售双方似乎都在观望等待着什么。

  一些农村干部和基层农技人员反映,有些老年农户种了一些棉花,虽总量没多少,但总盼着能买个好价钱。有老农说,今年棉价比往年高,这让种了棉花的人家挺兴奋。可9月底、10月初的报价是3.30-3.50元/斤,此后又掉了些下去,只有3.40元/斤上下,但现在又出现上涨迹象。这棉价到底是往高处走还是往低处走,倒让人有些六神无主了。

  相关链接:

  贸易商反映,受印度即期、期货纱CNF报价小幅上涨影响,港口部分进口纱价格上涨,港口库存也持续增长。截至目前,进口纱库存增至7万吨,较9月下旬增0.4万吨。主要集中在广州、青岛、宁波、上海、张家港、天津等几个港口。

  青岛港进口纱数量约2.0万吨,较半月前增0.4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

  广州港进口纱数量约1.3万吨,较半月前增0.1万吨,来源国和地区主要是印度、印尼、越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台湾、美国等。

  张家港进口纱数量约1.5万吨,较半月前减0.3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越南、乌兹别克斯坦。

  宁波港进口纱数量约1.2万吨,较半月前变化不大,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地。

  上海港进口纱数量约0.9万吨,较半月前增0.2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美国。

  天津港进口纱数量约0.1万吨,较半月前变化不大,来源国主要是巴斯斯坦、越南。

  10月上旬,港口进口纱成交数量上升,价格上涨。截至15日,贸易商C21S、C32S印度、巴基斯坦纱CNF价格普遍在2.63-2.69美元/公斤、2.78-2.90美元/公斤,上涨0.01-0.03美分/公斤。

1  
阅读数量(9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