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成本倒挂、旺季停工!棉花一路“水涨床高”,棉市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

来源:纺友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7日

“棉布市场不支撑棉价上涨,生产成本倒挂。”“今年旺季不旺,市场多在观望。”面对今年棉价持续上升的市场环境,多位纺织业内人士做出了这样的阐述。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企业多依靠囤棉生产,没有库存的只好停工观望。以全国纱线产量第二大省河南为例,金秋旺季开工产能或仅有一半。分析人士认为,新棉高价与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水有关,预计这一情况明年将得以缓解。


新棉价格超16000元/吨


9月30日,储备棉轮出结束,新棉成为纺企延续生产的重要来源。在棉花期货价格持续高位,国储棉屡遭抢拍的背景下,新疆新棉高价来袭。


“国庆小长假期间,新疆棉花价格暴涨,带动整个棉花市场跟涨。如今新疆手摘皮棉报价已超过1.6万元/吨,新疆机采棉报价也达到1.55万元/吨。”河南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继锋透露,新老棉交替后,纺织企业用棉成本较8月大幅提升超过2000元/吨。尽管贸易商手中尚有国储棉囤货,但价格也飙涨到1.58万元/吨。目前上游棉价上涨,下游需求不旺,棉纱企业夹在其中,面对着巨大生产压力。


期货市场上,10月12日郑棉主力合约CF1701最高达1.57万元/吨,而去年同期价位约在1.2万元/吨,涨幅超过30%。


“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水,此外储备棉轮出结束、郑棉期货近期快速上涨等因素,都导致近期棉价大涨。”有棉花分析师称,去年10月初新棉大量上市时,棉价正处低位。今年年初后,棉价开始大幅拉涨。因此,棉农存在晚卖价高,早卖亏本的惜售心理,对棉价心理预期较高。


据了解,今年南疆地区多雨、多风,新疆库尔勒地区近期遭遇冰雹灾害,这对棉花生长造成影响,机采棉、手摘棉上市较往年推迟7到10天。在储备棉结束后,市场棉花供应出现了短暂“空窗期”。国家气象中心近期预测,今年棉花总产509.6万吨,降幅达9.1%。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统计显示,10月10日,美棉报价13549元/吨,澳棉价格稍高也只在14179元/吨,低于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近2000元/吨。


“今年国外棉花丰产,价格下滑。如果这种内外价差持续下去,进口纱势必对我国棉纱市场造成冲击。”李继峰认为,目前多数纺企恐买在棉花高位,都在观望等待价格回落。


棉纺行业旺季不旺


金九银十,天气转凉,正是棉纺企业红火开工、产销两旺的时节。然而棉价高企的今秋,河南夏邑县华鹏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敏峰对市场并不看好。


“以现在的棉价,纺织企业根本无利可图,甚至成本倒挂,谁还敢买棉生产呢?”有纺企负责人透露,若以现在新疆棉1.6万元/吨的价格,加上损耗率,电费人工费5800元/吨折算,生产一吨普梳40S棉纱的成本已达到2.42万元/吨。目前普梳40S的市场价格约为2.3万元/吨,成本倒挂1200元/吨。



朱敏峰反应,虽然棉价成本上涨,但由于下游布企需求不支持,纺纱企业今年来每吨价格仅能上涨50元到100元,完全无法填补成本暴涨带来的利润损失。如今,纺织企业都是手里有多少棉就纺多少纱的状态,不敢贸然开工。虽然朱敏峰屯的棉足够生产到11月,但他身边一些同行手里的棉花仅能维持几日了。尽管如此,新疆的新棉成交量依然处于低位,询价的多,拍买的少,大家都在观望。


今年以来,原料、人工等各项成本的上升,已使本就利润微薄的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纺织企业单位数为19937家,与2011年的22484家相比减少了2547家。2016年上半年,上市纺织企业的净利润也延续了前三年的下跌走势,同比下降超过一成。


棉纱价格上调,纺企依旧发愁


10月12日,山东某纺企老板于先生说,今天全线上调棉纱价格。其中普梳21S、32S、40S价格分别19300元/吨、21200元/吨、23300元/吨,上涨在300-400元/吨。不仅如此,他们厂还上调部分气流纺、精梳纱的价格,涨幅在200元/吨左右。该负责人表示,近期正处“金九银十”,是一年之中最好的销售季节。


确实,不仅山东部分纺企上调产品价格,在河北、江苏、浙江一带不少纺企也在上调价格,或者跃跃欲试。为何要上调?江苏某纺企负责人表示,第一,近日原料成本上涨较快,派去新疆订购棉花的员工反映价格是高得离谱。在阿克苏、喀什等地3128级棉花报价也大都在16000元/吨左右。“使用新棉的话,成本上涨1000-2000元/吨,再不上调棉纱价格,以后肯定亏本。”该负责人表示。第二,棉纱成交确实好转,尤其普梳、精梳32S、40S,大多数纺企能够维持100%开机,且产成品库存也维持低位。


虽纺企上调纱价,且部分纱线销售也尚可,纺企还在愁啥呢?10月11日,河北高阳某位厂商介绍,下游赊欠之风特别严重。以他们厂为例,主要生产气流纺10-16S,普梳21S、32S,截至目前,产成品库存在11-12天,目前下游赊欠货款已接近1000万元,现在企业采购原料都已成一大问题。“再追不回货款,就得关门歇业。”该负责人表示。当地不少的印染、纤维、棉纱企业都出现“三角债”问题,致使部分厂商无法正常运转。山东某纺企同样反映资金紧张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正是原料补库关键时期,由于资金紧张而无法正常采购原料,非常着急。


据了解,企业资金紧张关键的因素是下游坯布、服装产品积压较严重,尤其服装企业,2015年以来,很多服装企业因出口紧缩产品无法变现,尤其福建、广州、上海等地不少服装企业倒闭,老板跑路。一些咬牙维持的企业,不少一些去年的老款都积压在仓库而无法售出,给上游背上沉重的包袱。


行业呼吁供棉双轨制


“屯棉就像炒股,买到高位就是亏。”朱敏峰感慨,棉花市场受消息面、政策面影响较大,且作为大宗商品,经常被贸易商炒作,棉价忽高忽低,纺企深受影响。目前纺织业呼吁,将国储棉投放增量与新棉同时投向市场,形成双轨制的局面,以解决棉价过高的局面。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业内人士则认为可行性不高。尽管国储棉尚有700万吨存货,但如果大量投向市场,又会造成棉价大跌的情况,损害棉农的利益。只有棉价稳定,纺织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由于今年玉米价格暴跌,而种棉利润较高,明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将扩大,从而降低棉价。


小编认为,过高的棉价对于纺纱企业或纺织企业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目前来看,棉花价格的攀升已经步入了一个阶段性的模式,而下游棉布却难以大幅拉涨,纺企利润越来越微薄。势必对整个产业造成影响,小编建议纺织企业应吸取经验,保持合理库存,避免“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



1  
阅读数量(98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