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智能化是纺织业未来 鹰翔逆势扩张抢占行业制高点

来源:全球面料商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0日
这几天,为抓紧给国内外客户供货,位于盛泽镇鹰翔集团内的苏州世祥生物纤维有限公司的100台涡流纺纱机生产线已全部投产,该公司生产的高品质环保纱线刚投放市场就供不应求。公司还在采购新机器,按下扩容升级“快进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摸。

眼下的鹰翔,在全国化纤企业都在高喊“去产能、去库存”时,却在一个劲地扩大产能。看起来,鹰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其他地方似乎截然相反。在采访中,鹰翔集团董事长徐关祥信心满满,他认为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只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后劲,智能化必定是纺织业的未来,优质的产能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什么叫优质产能?在世祥生物纤维总经理沈家康看来,公司必须通过工艺装备的智能改造升级,以技术新、生产效益好、产品质量高,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抢占市场制高点。沈家康表示,紧跟市场新需求,依托高强度研发,切入高端细分市场,巧妙应对结构性产能过剩危机,是“鹰翔”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法宝。

原有产品市场日益饱和,劳动力等成本日益上涨,这是当前化纤业遭遇的发展烦恼。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野下,鹰翔集团主动适应新常态,直面困难认真“审题”,从供给侧发力,借助科技优势打出了智能制造特色“牌”。为此,鹰翔集团成立苏州世祥生物纤维有限公司,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投资近10亿元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涡流纺纱机生产线,绘制属于自己的下一个宏伟蓝图。

昨天,记者走进世祥全智能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环境带来不一般的视觉体验。每一条生产线上,从运转效率到生产品种,再到故障检测,纺织机械设备上的每一项关键数据都被实时采集出来,员工通过手机移动端,就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集中监视,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和过程追溯。

世祥生物纤维副总经理王晓东介绍说,目前,公司已建成100台涡流纺纱机生产线,并于今年9月全部投产,年产能可达30万锭。同时还有32000锭的紧密赛络纺纺纱机,车间成功实现了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信息集成化、生产柔性化,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显著提高,公司人均创利达到500万元。

全智能车间不仅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智能化生产线在节能方面也表现优异。王晓东表示,目前,辅助设备的节能效率能达到40%左右,另外加上水循环和冷冻系统的改造,一年可省下70万元的费用。

面向全球大市场,世祥生物纤维积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补短板”,把产品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减少或停止生产逐渐失去市场需求的老产品,研发适应市场新需求的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向高端及高附加值方向转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已占总销售收入的90%,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这是优质产能释放的功劳。”沈家康说。

沈家康表示,公司今年还下了72台国际先进涡流纺纱机的订单,其中部分已经到位安装,力争到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用,届时,年产纱线可达50万锭。

1  
阅读数量(9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