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企机器换人是趋势,问题却来了——用谁的机器?换掉什么人?换下的人去哪里?

来源:纺织器材在线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0日

中国纺织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无纺机械设备等,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成本的增加,新一代农民工更加注重自身权利的意识,中国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着改革。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纺机制造大国,但纺机制造水平还不高,所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提高技术性能。低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市场需要,不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纺机产品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中国纺织产业转型方向无疑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实现转型升级。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赶上或超过生产成本的增加,这才是转型升级的意义,“机器换人”就是一条途径。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纺织企业使用高速、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纺机装备可以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由于目前全球棉花等原料不足,高档纺织机械设备能充分利用纤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未来5~10年时间,这种需求趋势将更加明显。


纺机“机器换人”是发展趋势


近来,一股智能装备替换劳动力投入的“机器换人”热潮,正在席卷浙江、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引发各方关注。据悉,仅浙江省嘉兴市今年就将实施“机器换人”企业800家、技改项目800个,减少用工8万人;广东省广州市前不久作出规划,计划几年内就让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全市八成以上的制造业企业。


一个半月前,绍兴金汇纺织年产3 000万m涤纶面料技改项目上线,新购置的260台新型喷水织机、9台扦经车、26台络丝车、260台倍捻机全部投入使用,预计年增销售额2亿元,净增利润5%。


在南浔区年初排定的100家“机器换人”企业中,目前,80家已经开始改造,40家已经投入使用。眼下,“机器换人”已覆盖电梯、电机、电磁线、纺织、木业等五大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些企业逐渐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用工和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据统计,全区1至4月工业性投入28.06亿元,工业技改投入15.69亿元,设备投资11.1亿元。


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需求量将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去年底召开的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省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纺机换人效益之下隐忧多


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实现机器换人面临三大问题:


1用谁的机器


我国在生产一般消费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并不明显。目前来看,机器换人主要还是用国外的机器来换人,而造成这种市场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的差距。


2换掉什么人,谁来操作机器


机器换掉的是出卖体力的操作工,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人。懂得操作机器的仍是技术工人。如果缺少技术工人操作维修这些先进的机器,最后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3换下的人去哪里?


由于机器换人,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后,许多人工活儿将由机器代替,意味着将产生一批剩余劳动力。传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将过剩,制造业将出现结构性失业。因此,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要把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统筹考虑,尽量减少阵痛,增加就业渠道。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劳动者,都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三大问题确确实实存在,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外国机器人巨头处于垄断地位,尽管这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国产机器人企业奋起直追,但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1  
阅读数量(58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