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莫迪政府狂“砸”10亿美元刺激计划!印度这是要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纺织服装业霸主?

来源:纺友网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9日

T·R·维贾雅·库马尔是印度第二代制衣商,他已经把家族在印度南部经营的生产背心的小企业,打造成了拥有1700名雇员的服装出口公司,并打算到2020年使销售额翻一番。他的家乡蒂鲁普被誉为“印度纺织业之都”,他对这里有着更高的期望:出口额增长两倍,同时新增50万个就业岗位。库马尔觉得,就全球服装行业的领先地位而言,印度已经可以对孟加拉国、越南,甚至中国发起挑战。



1 “蒂鲁普将成为下一个中国”?


2016年8月的一个晚上,库马尔在他经营的CBC时装的办公室说:“蒂鲁普将成为下一个中国。”同时向记者展示了由他和其他制造商发起的一个硬封皮行动计划。“中国的生产成本已经上升,他们正逐步淘汰纺织业。机遇将降临到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抓住它。”


不过问题在于,亚洲其他国家已经领先太多:

  

印度170亿美元的服装出口在规模上仅相当于孟加拉2015年的一半,其3.7%的全球市场份额也落后于越南的5.1%。弥合这些差距至关重要: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经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经济实现转型。印度经济到2025年需要制造8000万个新就业岗位,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年轻人口的需求。


2 印度曾扬言:消灭中国60支以下的棉纺企业


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成功,中国领导人原则上同意大幅降低包括棉纱在内的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不久的将来,从印度进口的棉纱的关税有可能进一步降低,甚至有可能降低到零关税,印度媒体也在莫迪访华期间大肆报道此事。


国门大开,“引狼入室”加剧国内进口纺织原料市场的洗牌,造成了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冲击。甚至有的印度朋友粗略计算,如果中国取消印度棉纱进口关税的话,可以增加印度纺织工业的就业机会,提供多少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有个印度商人调侃地说道,未来几年内要消灭中国60支以下的纯棉纱生产企业。


未来从6支到60支棉纱将逐步由进口纱主导。这几年,印度棉花产量和质量赶超中国已成不争的事实。由于中国实行的配额制度的保护,印度棉花暂时被挡在国门之外,但是由于印度棉纱进口到中国不需要配额,这又是刺激了印度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往全球棉纱行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很快就会被打破。


我们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印度的纺织工业。棉纺行业生产的几大要素:机器、原料、劳动力,这些都是印度比中国更加占优势,印度国家的纺织工业的管理和技术也是后来居上直追中国。印度这几年在硬件上的投资非常巨大,而印度的软件行业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开发的纺织行业供应链管理软件非常出色,针对性非常强。目前20-40支纯棉纱市场,印度纱占优势,不远的将来,60支印度纱也将蚕食中国市场。加上印度人天生的商业头脑和勤奋,也许“消灭中国60支以下的棉纱生产厂”一句玩笑话很快在印度出现几个“魏桥”和“华芳”都非常有可能。


众所周知,目前库存棉花品质堪忧,拿来纺32支都很勉强,纺40支以上就面临着好棉花资源稀缺的尴尬局面。进口棉花、进口棉纱又在虎视眈眈的伺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3 硬伤:效率低下和自动化威胁


尽管“印度制造”在世界面前耀武扬威,然而他们也有硬伤,工人效率低下成为主要劣势,几乎只相当于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一研究显示,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印度的服装生产商往往没有登记注册,比其他国家的制衣商规模小,所以限制了现代生产技术的使用和接受大订单的能力。


随着外国制衣和纺织品制造商加深自动化,这种差距可能会扩大。“印度必须抓紧时间利用人口年轻的优势。”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国际经济研究员拉塞尔·格林说。“自动化会让印度所能利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约78%的印度企业的员工不到50人,相比之下,中国为15%,萨勃拉曼尼亚说。这还意味着许多企业仍在政府征税和监管门槛之外,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非正规”经济。世界银行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孟加拉国正规的服装工人数量是非正规工人的15倍,而印度的非正规服装工人数量是正规工人的七倍。


案例:

  

文卡塔查拉姆·巴布就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他按件为工人计算工资。在与他住所相连的作坊里,他的12名员工,包括两名亲戚,裁剪和缝制儿童的内衣和裤子,材料是他从出口商那里购买的剩布料。


虽然外国市场遥不可及,巴布还是可以倚靠快速扩张的国内市场,更小的竞争对手就没有这个优势。他自己以前也给别人打工,20年前和四名工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说,当员工超过20人时,他就会去登记注册。

  

“我们想要做大。”他说,与此同时,他的母亲正盘着腿坐在地板上给衣服分类,周围是一袋袋布料。“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问题。”


4 “纺织业之都”也有淡季


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淡季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然而“印度纺织业之都”蒂鲁普不少制造商都反映了这个问题。蒂鲁普区拥有250万人口,这里的房屋建设并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流动人口的需求。库马尔的行动计划中称,缺乏有技能的劳动力是“纺织业增长的最大威胁”,并建议为30万人修建房屋和宿舍。


印度还面临着其他制约因素。由于仅生产纯棉服饰,印度进入冬季服装市场的能力有限,与此同时,买家还认为与中国或越南相比,印度效率较低,也不太可靠。在邻国孟加拉国,服装业占了海外出口商品的80%,月最低工资大约比印度的105美元低30%,此外,孟加拉国的出口商还不需要向欧盟国家支付关税。


5 莫迪政府狂“砸”10亿美元刺激计划


最近的一次民调显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迄今为止最大的败笔是未能振兴就业。2017年,印度将有七个邦举行选举。


不过近期消息传来,莫迪政府最近宣布了对纺织业和服装制造商投入近10亿美元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包括招聘补贴、退税和放宽加班规定,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创造1000万个就业岗位,并使出口额增加300亿美元。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当地分公司ICRA Ltd.称,鉴于进口国家的需求放缓,这个目标颇具挑战性。


“机会窗口正在收窄,如果想在纺织业重新赢得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印度必须快速行动,”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和纺织部长拉希米·维尔马在6月解释刺激政策的专栏文章中说。



1  
阅读数量(9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