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十平方米的小作坊,到占地8万平方米的大型服饰企业,从3万元创业资金和11把剪刀起家,到年销售3亿元,凭着对服装行业的满腔热情,江苏卡思迪莱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从金林在制式服装市场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11把剪刀起家100万债务缠身
1994年,从金林从一家军工厂辞职下海,怀揣3万元血汗钱,带领11名妇女,每人1把剪刀,在租来的两间房子里,开始了作坊式服装加工生意,第一年就挣到了利润5万元。
然而,由于缺乏商业运作经验,从金林因为没有与客户签订正式合同,对方负责人突然出现问题后,客户不承认双方的业务关系而拒绝收货,工厂顿时亏了整整100万。
辗转3个多月终于接到加工帽子业务
工厂濒临倒闭,东山再起,谈何容易!不服输的从金林爬上北上火车,进了北京城,住地下室,啃馒头,她走东家跑西家,辗转3个多月,经朋友牵线搭桥,终于接到了为中远集团加工生产帽子的业务。凭着技术过硬,质量过关,交货及时,1995年底工厂出现了转机,当年实现产值300万元。
从金林意识到,办企业,就要有吃一拿二、眼盯三的精神,她凭着一股钻劲和韧劲,三天一趟五天一回,跑了北京50多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成为国家邮电系统唯一的帽子定点生产企业。
几年来,公司先后成为公安部、司法部、铁道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11个部委服装定点生产企业,被业内誉为“制式服装专家”。卡思迪莱产品系列先后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