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化纤专区 >正文

年产25万吨POY的“明辉化纤”要卖了!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4日

2016年8月8日,太仓法院裁定受理了江苏明辉化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时隔一年,一则“拍卖公告”意味着这家具有25万吨产能、世界一流设备的“聚酯龙头”将被正式拍卖!

据了解,明辉化纤一期工程年产25万吨差别化、功能性POY纤维,由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设计安装,总投资20亿元,注册资本4.2亿元,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聚酯聚合采用北京中纺院的成熟工艺技术,20条纺丝线全部进口德国高端技术设备,实现了世界一流的高端技术装备。


破产根源:资金链断裂

明辉化纤的疯狂投资并未赶上好时候,虽然2009年~2011年聚酯行业一度出现暴利行情,然而,明辉的聚酯产品2012年以后才投入市场,正好处于聚酯行情下行之时,并未享受到聚酯红利。

据有关人士分析,明辉化纤破产原因主要在于贷款过多,2012年~2015年间陆续从银行贷款20亿,负债过高,加之POY产品进入微利时代,终于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80%的企业倒闭都缘于资金链断裂!


破产内因:10家企业终难拧成一股绳

明辉化纤由苏州明军化纤织造有限公司等10家化纤企业共同投资设立,项目总投资45亿元。

入股明辉化纤的10位股东均为化纤加弹行业资深企业家,他们在化纤加弹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经验,他们意识到,太仓的化纤加弹行业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到了重新“洗牌”整合的关键时刻,要在新的高度上再取佳绩,必须强强联手,合作抱团,打造更大的创业平台,基于这种共识,10位企业家走到了一起,共同决定向上延伸化纤加弹产业链,筹建加弹的前道“喷丝”项目。

应该说,这10位企业家“抱团”的想法是正确的,只是“找对了方向,走错了地方”——要让10个人目标一致、利益分清,绝对是难上又难。更何况,这10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化纤厂,协调经营难度之大可显而知!


谁将是有力竞争者?POY供需格局又将掀起多大“风浪”?

今年以来,聚酯行业龙头企业“接盘”破产企业的消息频频传出:从恒逸收购红剑、龙腾,再到传闻天圣收购南方……另外,近年来新投产的聚酯产能也基本出自于桐昆、新凤鸣、恒逸、荣盛等几位聚酯大佬之手。

从行业格局来看,聚酯行业的产能集中度正在进一步提升。而此次明辉的接盘者会否依然是聚酯大佬呢?如果成真,又会对POY行业产生多大影响呢?

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熔体直纺POY产能大约在1500万吨附近,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而其中,荣盛等一批熔体纺工厂生产的POY基本以内部消化为主,约占POY总产能的1/3。

再加上部分装置处于关停状态,以及装置检修因素影响,熔体纺工厂实际对外供应的POY总产量约在800万吨/年左右。按此计算,如果明辉化纤复产,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左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OY本身是一个产能高度集中的产品。

截至2016年,熔体纺工厂POY实际供应量中,POY4+2成员合计占比已经高达64%,可见,目前POY产能已经高度集中,这也是近年来“4+2会议”屡屡影响POY价格走势的原因之一。

综上,如果此次明辉化纤由“POY4+2”成员接手,无疑将继续提升POY的产能集中度,而即使此次拍卖“花落旁人”,也并不会对POY的整体格局产生太大的影响。最终结果,让我们静待之后的拍卖结果。


1  
阅读数量(9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化纤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