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机械专区 >正文

产销率微降成本高 进出口增长两成多

——2011年纺织机械行业运行概况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3日

2011年1~12月,我国共从6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纺织机械,进口总额为5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0%。

从进口产品类别看,针织机械进口排在第一位,进口总额为1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6%,占进口总额的21.31%,纺纱机械进口排在第二位,进口总额为9.80亿美元,同比增长12.16%,占比为18.28%,其余依次为辅助装置及零配件、化纤机械、织机、印染后整理机械、织造准备机械、非织造布机械。

2011年1~12月,纺织机械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为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士和中国台湾,进口前五位国家的贸易总额为46.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46%,占进口总额的85.84%。其中,日本纺织机械居进口首位,进口额为17.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39%,占比达到32.37%。

2011年1~12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9个省市有不同数量的进口。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位列进口总额的前五名,占进口总额的83.05%。其中,江苏省进口总额排在第一位,进口额为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27.27%,占比为29.99%。

产业集群

纺织机械行业共有集群3个,分别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山东省胶南王台镇和浙江省绍兴齐贤镇。

晋中地区纺机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2011年细纱机的销售数量同比下降41.81%,但细纱机长车销售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集群内共有企业25户,开工企业占比20.00%,其余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2011年,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0.40亿元,同比下降30.66%;实现利润0.30亿元,同比下降47.00%。

2011年榆次地区纺织机械发展呈现前涨后跌的趋势,尤其是下半年下跌趋势明显,究其原因,既有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外部因素,也有棉价下滑、银根紧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给棉纺行业的内外销带来极大影响,也是该集群目前纺机业较为低迷的原因。此外,配套供应不足、人工成本增大造成企业人工缺乏,企业资金运作有捉襟见肘之势,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也制约着该地区纺织机械的发展。

对浙江绍兴齐贤镇的调查显示,该集群内共有企业490户,其中规模以上纺机企业10户。2011年,该集群内实现工业总产值73.28亿元,同比增长5.66%;实现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5.66%;在该集群的主要纺机产品中,加弹机销售同比增长68.00%,电脑横机同比增长76.00%,无梭织机同比增长9.44%,经编机同比增长27.00%;

齐贤镇从财政上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先后搭建了融资担保、联动服务、创业培训等服务平台,并且正在筹建纺机研究院、信息网络等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使纺机产业集群发展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该集群注重对服务的引导,鼓励企业组建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目前,全镇共认定各级技术中心20家,有实力的企业还瞄准当今国际最为先进的纺机技术,建立了自己专属的研究所;联姻高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实现了技术创新在纺机产业集群内的整体效应。

对胶南王台镇的调查显示,该集群内共有企业256户,其中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会员企业有59户。2011年,该集群内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8.60亿元,同比增长11.11%;实现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11.11%。在该集群内主要纺机产品中,喷气织机销售同比增长18.00%,喷水织机同比增长16.00%,棉纺用粗细纱机同比增长11.42%。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机械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