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专区 >正文

从棉纺织行业衰退说明为什么说国有企业效率较低

来源:信用风险总监的分享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3日

现场调查一家纺织厂,A老板介绍说,他做这行做了8-9年,工人三班倒,白班中班夜班,每班20多人,上年销售收入约4000万,净利润100多万元。

以学习的姿态,跟A老板聊起他的内部管理模式、员工绩效考核、纺纱与织布行情比较、棉花价格走势、各地棉花性价比、行业利润率、未来发展思路等,最后总少不了再问一句:为什么国有棉纺织厂倒闭了那么多,私营企业还能坚持?

其中的原因,在下是知道的,只是想希望从A老板口中得到再一次的确认。

有朋友质疑,不能怪他们,任何问题都不能说绝对,只有说占主流或在某一领域有代表性,比如纺织行业。

先回顾一下行业发展情况(以下斜体字摘自《风控为王》):

纺织行业分析:

按照行业分类,纺织行业属于制造业的二级行业,其三级行业包括: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等。可以看出,行业分类是按原料区分的,因为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根据原料而设计。最早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如毛、麻、棉这样的短纤维和蚕丝这样的长纤维,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纤维,可以织制成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织品在古代的中国得到广泛的运用,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纺织工业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而纺织行业大发展源自18世纪的英国,飞梭、水力纺纱机、走锭子纺纱机、环锭纺纱机、动力织机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纺织业的基础,19世纪末人造纤维的问世,拓宽了纺织机械的领域,人们对合成纤维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合成纤维纺丝设备向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

劳动密集程度高是我国纺织业的一大特点。上个世纪,纺织行业为解决就业、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粗放型发展忽略技术研发、设备改造、人才培养等问题,导致近十几年纺织行业企业快速下滑,加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环保压力巨大、原料价格竞争优势下降等原因,纺织行业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大量企业亏损倒闭。产能过剩、外销受阻、高污染、高能耗是该行业的企业得不到政策支持的重要原因。2007年国务院下发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中,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印染行业污水排放问题居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尤其是化纤行业的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以及合成纤维的不可降解性,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总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

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和技术落后等原因,国产棉花等原料成本比进口价格高出一大截,大大冲击我国棉花生产的积极性。以下数据来自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08/08/17517emfh.shtml

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政府提出将纺织服装行业列为中国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支持纺织服装出口创汇,因为纺织服装行业吸纳就业人口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据统计,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纺织业可能吸纳1876人,服装业可以吸纳4464人,而全国工业每亿元投资平均吸纳就业人数仅为903人。2007的,中国纺织服装业上下游产业链吸纳的就业总人口高达1.7亿人。纺织行业曾经创造了无限的辉煌,现如今形势急转直下,今非昔比,已成为巨大的包袱,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稳定的风险。要实现纺织行业的突围,必须实现转型。(摘自搜狐网《疯狂倒闭 1.7亿人提前回家过年!》http://mt.sohu.com/20151124/n427812575.shtml)

那么,为什么中国有的纺织厂倒闭了一大批呢?得到答案后,本人是完全同意A老板的分析结论:原因在体制。

纺织企业只是个例子,还有很多国有企业目前仍然存在类似的弊端。

国有企业有大批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如,一家3000人的工厂,1个厂长,7个副厂级领导,20个左右的部门或单位,非生产部门包括工会、党办、团委、计生、人事、企业管理、宣传、教育、老干、技术、生产、检验、供应、财务、销售、行政、后勤、幼儿园、医疗室、保卫、储运、浴室、理发……拿一个车间来说,1个车间主任,1个副主任,每个车间4个生产线长,检查员、现场管理员、统计员、材料员、工资员各1个。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离退休人员(早期没有实现养老统筹时,离退休人员工资医疗等还要由企业负担)。真正从事一线生产的人数占比相当的低,人多反而权责不分,管理链条长,跑冒滴漏,贪污浪费,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非生产的管理人员太多,干活的人少,不干活的人工资反而比干活的人高,一线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当然大打折扣,你说说,企业那点利润哪儿够折腾?纺织企业平均净利润不到5%,能赚钱才真的见鬼了。


1  
阅读数量(7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