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全国近200个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地,大朗凭什么打造成集群样板?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1日

11月1日,为期3天的第十六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在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家强等,以及广东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广东韶关乐昌市委书记陈宏宇,东莞市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大朗镇委副书记、镇长张拔海,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叶沛华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16载织就 打造特色产业魅力名片

张拔海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近几年,东莞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出台了《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大力推动东莞市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一年一度的“织交会”,也成为了集传统产业、特色文化、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典范。

张冠梓表示,当前,大朗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名片,其中毛织类名片更是星光闪耀,全镇毛织品市场年交易额占全省70%以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大朗“织交会”走进了第16个年头,今年围绕“活力·新织城”这一主题,深度结合智造、原创、时尚等潮流元素,积极向外界展示大朗毛织的全新魅力与崭新内涵,力争将“织交会”打造成水平更高、影响更广、成果更大的国际盛会。

在开幕式上,杨纪朝表示,纺织产业集群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模式,在全行业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大朗是这些产业集群中的佼佼者,在毛纺和针织行业中举足轻重。近年来,东莞市大朗镇大力推动毛织产业转型升级,建设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在智能制造、创建品牌和产城人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为全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在努力实践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大朗持续每年举办“织交会”,搭建了行业交流、市场前瞻的桥梁,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六届“织交会”围绕“活力·新织城”这一主题,以智造、原创等产业潮流新趋势的展现,诠释出新织城的全新魅力与内涵。大朗“织交会”创办于2001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完成了从“形象展”向“贸易展”的华丽转变,实现了从“地方性”到“全国性”再到“国际性”的重大跨越,连续6次获评东莞市重点品牌展会,成为了国内外毛织行业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经贸盛会。


发力智造 引领毛织产业发展方向

建设纺织科技强国,是中国纺织工业新定位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大朗通过“机器换人”和“互联网+”,力促“大朗智造”发展。据悉,目前全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超过5万台,集聚了近20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和近100家数控织机销售企业,形成了一条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荣获了“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称号。“智造”也已成为“织交会”的一大发力点,毛织网、上海协大、智能针织软件、大朗纺织网等智能服务商连续多年参展。

在去年第十五届“织交会”首次推出毛织智造馆的基础上,本届“织交会”将毛织智造馆全面升级。由大朗镇毛纺织行业管理委员会主办,由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联合瑞士事坦格集团、智能针织软件、东莞中天科技、北京盛开科技共同打造的“机械”和“智能”一体化的主题馆,以针织毛衫的智能制造、智能工艺和智能编织为三大载体,汇聚一众参展企业的智慧结晶,将全面呈现行业各个环节最先进的毛织自动化水平。

此外,展会期间,组委会还与慈星公司联合举办以“创新驱动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针织产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邀请国家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发展方向。


原创并行 践行品牌化发展之路

品牌建设、人才培养,是新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大朗毛织矢志不渝的追求。多年来,大朗通过成立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大朗毛织服装创新服务中心、大朗毛织服装品牌推广中心,多渠道推动品牌建设,增强毛织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的“织交会”坚持举办网上设计大赛、毛织服装设计大赛以及流行趋势发布会,推广原创设计,培育原创品牌。

在本届“织交会”上,组委会连续第三年推出原创设计特色展区。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原创设计展区由中国十佳设计师邓兆萍领衔,并吸纳本土优秀设计师参与,现场演示轶纶95服装防火试验和纳米毛衣防水试验,展示近年大朗毛织在研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此外,“织交会” 期间,组委会举办的首届大朗毛织设计师年会,将为设计师们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注重实效 搭建接地气的商贸平台

搭建重实效、接地气的商贸平台,是大朗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的纵深推进。本届“织交会”总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设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为主会场,环球贸易广场为分会场,并在主会场西门外搭建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机械专业展馆,展品涵盖毛针织服装、毛织机械、电脑设计软件、纱线、毛织服装辅料和配件等,荟萃了印象草原、芭迪尔、皇仕鲨等本土毛织服装时尚品牌,以及广东慈星、龙星、强隆等知名机械厂商。

此外,本届“织交会”期间,还打造了两个产业集群互动专区,广东茶山和浙江洪合首次组团参展,分别在主通道CD区和A1街区打造茶山服装展区和浙江毛衫汇展区,其中,茶山服装企业还将在中国(大朗)毛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上亮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对口帮扶城市云南省昭通市也将在本届“织交会”上展出巧家特色文化产品;举办三场行业发展论坛。

展会期间将举办:

中国针织产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中国(大朗)毛织纱线流行趋势论坛

“纺织新时代”研讨会

11月2日下午 流行趋势发布会由心水服饰、释宝儿、依菲拉等6家企业联合发布

11月3日下午 第十五届毛织服装设计大赛


再造传奇 解密大朗毛织活力之源

大朗“织交会”历久弥新,不断迸发出新活力,予人耳目一新的惊喜,“秘密”在于大朗毛织业厚积薄发。目前,大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毛纺织产业集群,全镇拥有毛织相关企业超过10000家,毛织品市场年交易额达600亿,占广东省销售总额的70%以上,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洗水印花、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全产业链,辐射范围涵盖整个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大朗以毛织产业5年规划为指导,以建设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为抓手,不断推动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环球贸易广场、纺织世界、巷头创新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高楼林立的活力新织城已然呈现;行业管理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建立了以毛织协会为龙头,包括电商协会、机械协会、设计师协会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行业协会体系。

今年,大朗镇委镇政府还把毛织办升格为毛织行业管理委员会,凝聚合力,更好地推动毛织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毛织文化品牌,以毛织产业为题材,制作了《织城梦想》、《织越时空》、《织城逐梦》三部微电影,丰富了毛织产业文化内涵。

“十三五”时期,大朗将围绕“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思路,启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着力提升毛织商贸城的城市建设和配套服务,建成迎宾路、美景中路、松佛路等多条彩色路,把毛织片区的富康路打造为“星光大道”,全力攻坚城市管理、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竞争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大朗。今年1~9月,大朗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36.1亿元,同比增长38%,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社会大局政通人和、平安稳定。

风雨砥砺十六载,开拓奋进谱新篇,集“中国羊毛衫名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中国毛织纱线集散基地”、“中国毛织文化艺术之乡”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大朗已从“加工工厂”转变为“织造名城”,现正向“智造基地”华丽蝶变。跨越十六载的“织交会”办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实现了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指引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探索产业发展新增长极,为中国毛织产业集群的现代突围贡献“大朗样板”。


1  
阅读数量(19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