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专区 >正文

纺织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盈利空间呢

来源:亚星工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9日

从国际国内大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可以看出

国内大部分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较弱

盈利能力逐渐下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差的不是设备、不是人才

而是我们的经营管理理念

有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却影响着我们的利润获取能力

想要获得突破,必须正视现在存在的误区


误区1:把引进设备当作是引进先进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尽管在各个领域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但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在许多领域还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引进先进技术成为企业的首选。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引进可以使引进方迅速取得成熟的先进技术成果,它是世界各国互相促进经济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但是,很多企业在引进技术时,错误地理解为把引进先进技术等同于引进先进设备,当先进设备给企业带来甜头的时候,确实令企业沾沾自喜,认为引进了先进设备就等于引进了先进技术,忽略了技术与设备的区别,忽略了设备老化、淘汰后的问题,因此造成盈利能力低下。

那么,什么是引进先进技术呢?

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提高引进国或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达到目的只有引进软件技术,通过自我消化吸收,才能做到。因此只引进先进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引进设备而掌握、消化、吸收了其中蕴含的技术,才能真正引进技术,才能解决设备老化、淘汰后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的同时,产生了引进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重“引进”、轻“消化”,研究开发人才不足等问题。我们应采取提高引进能力与效用、提高技术再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和培养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对策措施,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引进水平。


误区2:注重扩大规模忽略质量提升

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重组扩张使得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靠外延扩大规模的方式普遍存在,认为通过规模扩张,可以扩大产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目前,人们的需求主要是个性化需求,追新求异成为社会的主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慢慢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质量的要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价格已经不是决定人们购买的关键因素,因此规模扩张带来的价格上的优势越来越弱;同时,扩张的结果使得产能过大,超出市场需求;由于不注意质量的管理,使得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更削弱了规模扩张带来的优势。

所以,企业要获取更好的盈利能力,不能过分依赖规模,而应该首先关注质量,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质量提高的结果是一方面提高社会信誉,促进销售,提高了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因为质量的提高使得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报废费用、返工费用、维修费用以及索赔费用等降低,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误区3:以为产品合格就能赚钱

认为能够生产合格的产品就能赚钱,这是目前企业存在的另一大认识误区。

从对合格品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任何单位提供的产品必须合格的,否则就不能上市流通。那么,认为生产了合格的产品就能赚钱的理念就站不住脚。因为只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是对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合格的产品是没有竞争性的,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攻击的,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市场很容易被切割出去。最关键的是,因为其产品没有差异化,很容易与竞争对手形成价格战,从而削弱了公司的利润。因此,不能仅仅认为生产了合格产品就能赚钱,而应该在合格产品的基础上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有特色的产品,这样竞争对手很难攻击,市场稳定,从而才能带来利润。

制约企业盈利除了所处的行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外,企业自身的理念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应该摒弃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把思想从注重技术、扩大规模和只满足于生产合格产品等方面转移到依靠管理、质量、特色等方面上来,以期获得更好的盈利空间,提升自身竞争力。


1  
阅读数量(9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