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沙湾:抓住棉花供给侧改革机遇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顺风棉花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9日
人勤春来早,立春农事忙。正月里,浓浓的年味还弥漫着城市的大街小巷,但是在广大农村,许多的农民朋友却早已投入到新一年的春耕生产准备工作当中。

  正月初九,沙湾县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几位理事又聚在了村办公室里,开始着手谋划今年的春耕生产,春耕生产资金、农资储备、农机检修等情况都是今天要安排好的工作。

  沙湾县是产棉大县,但棉花生产大多以小家小户的分散经营为主,棉农种棉花重产量和衣分,和纺织企业看中纤维长度、强度等指标不对等,农民在棉花上的收入陷入瓶颈,种植市场需求的棉花成为棉农增收的关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也迫在眉睫。2013年,沙湾县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等“六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与市场对接,保证生产的棉花能够满足棉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

  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社员69户,入股耕地面积2800亩。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28600多亩,与合作社开展合作管理的耕地面积超过了2万亩。

  沙湾县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说,每一年根据地里的总体收入,大家是按照股份均分的,老百姓单从地里面的收入来讲,平均下来每亩都超过800块钱,离开土地的这些农户,和还继续在土地里面通过打工收益的,以户为单位,每户比以前增收40000多块钱左右。

  59岁的哈萨克族村民哈依绕拉是烧坊庄子村一位普通的农户,在2013年以前,和大部分农民一样,年年都围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转,忙碌一年的收益却差强人意,2013年,哈依绕拉就把自家的20多亩地全部入股到双泉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自己则在合作社从事管水、打理库房等工作,土地入股合作社以后,哈依绕拉家的年纯收入比自己种地时高出了两三万元。

  同村村民王东江也是合作社的受益者,2013年,王东江将自己家的耕地地全部入股到了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自己则在合作社打工,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们只是沙湾县全面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深入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新疆的棉花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新疆棉花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条内部也将发生结构性优化重组。

  2016年,沙湾县被自治区确定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作为沙湾县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合作社,今年,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

  沙湾县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说,咱们在种植上首先考虑的是品种,咱们首先种植市场需要的高品质产品,再一个是更加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就是咱们通过标准化的生产、规模化的经营、社会化的服务,最后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东西。

1  
阅读数量(64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