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9号文件中,对于新疆服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22项措施,据悉,这样大力度地发展服装产业的政策在新疆服装发展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在22项措施中,有新疆服装企业非常关注的对于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条款,自2012年起自治区增加技改资金3000万元用于支持服装产业发展。还有“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享受企业所得税及相关税收优惠”等等。同时,对于准备来疆发展的企业来说,一项重大的优惠政策就是:对在新疆自治区新建总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服装生产项目或工商注册在新疆自治区的国内服装企业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自治区财政按其生产或者工艺设备(包括自制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限额为1000万元。
毋庸置疑,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及扶持力度对于当地服装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服装时报》记者参加的一次关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论坛上,有一位地方服装协会的领导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服装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做了一个比较,他说,沿海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会尽可能的从企业角度思考问题,把领衔企业发展以及产业集群的建设放在首位,并且反应速度非常快;而内陆相关服装产业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却正好相反。他认为,对于以民生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标签的服装产业,各地方政府把重视程度提到多高都不过分。
产业向西是新疆
新疆向西是亚欧
最近在重庆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服装产业转移会议上,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以及山东如意集团当家人邱亚夫不约而同地在会上提出他们在新疆的项目都是大手笔投资,让在座的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地方政府艳羡不已,当时就勾起了《服装时报》记者对于新疆极大的兴趣,再加上《服装时报》记者多年来对于雅戈尔的跟踪采访,雅戈尔李如成对于新疆也是情有独钟,这些企业家们纷纷在各种不同场合为新疆打广告,让此次本报记者对于新疆服装产业的新闻调查终于成行。在此次调研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国知名本土品牌都已经把自己的专卖店开在了新疆。那么,新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新疆的民族品牌壹俐绮的董事长多力空·胡加合麦提以及美丽亚娜民族刺绣有限公司董事长热孜万古丽·乌不里卡司木以非常开放的心态地告诉记者:新疆有四大优势:第一,区位优势,新疆与8个国家陆路接壤,拥有17个沿边一类口岸和10个二类口岸,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世界投资者开拓中亚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乌鲁木齐依托周边8个国家,建成了近200个各类商业交易市场,其中年交易额超亿元的有32个,超10亿元的有10个,形成了覆盖新疆,辐射中亚地区的多层次、多渠道贸易网络,跻身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第二,资源优势,新疆棉花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近40%,并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全国最大的浆粕和粘胶纤维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羊毛、亚麻等天然纤维资源重要的生产基地。第三,文化优势,新疆自治区内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等民族与中亚诸国语言相通、文化习俗相近,人民群众之间交往源远流长,在服饰文化上有着许多相同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有助于开拓中亚和俄罗斯服装市场。第四,成本优势,这个优势尽管与中国其他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有相同之处,但是新疆的政策优惠力度应该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当被记者问到,是否担心一些知名品牌转移到新疆来后,会加剧在新疆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多力空·胡加合麦提和热孜万古丽·乌不里卡司木都表示,新疆民族品牌和其他省市知名品牌的互补性很大,只有相互融合,才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可以肯定地说,新疆服装产业是一个金饭碗,捧着金饭碗要饭无疑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好在,记者发现,目前新疆服装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其后发优势不可估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