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日,2012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会展办公室和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承办,中国服装协会和西樵轻纺城管委会协办。大会主题为品牌商业模式与供应链创新,重点探讨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经历了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如何依靠商业模式的设计重新思考和判断企业的“商业方向”,重新构建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平衡供应链关系,利用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2008年以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让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而劳动力价格以及各项成本的上涨,对美元汇率不断的持续升值,国内的土地使用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都给中国的纺织供应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纺织服装供应链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品牌商业模式和供应链创新要怎样变革,怎样提升,怎样突围?
比较之后才能看出中国幸福
“把CHINA的5个字母拆开分解,C代表changes(变化),H代表hope(希望),I代表innovation(创新),N代表nature(环境),A则是anticipation(期望)。5个字母分开是中国的新形象,合在一起代表中国的强大。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正日益增强,中国也逐渐成为了一个被其他国家奋起直追的目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极富创造性的形象分析,正好符合中国现在的状况。
进入2012年,很多企业反映今年整个行业的出口和内销状况都不乐观,孙瑞哲认为,企业要有信心,这种不景气的状态不只在中国才有。“2012年的‘难受’来源于欧盟外部市场的环境变化,我国对欧盟的纺织服装出口在金额、数量方面都有所减少,出口压力很大。但是否这个问题仅仅是中国才有?不尽然。其他很多国家都面临这种情况,像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等国家都面临这样的压力,中国整体来说还算好一些。从整体走势分析下半年的行业状况应该会比较平稳,但根本转变还是要看内需市场,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怎样既保增长、又防通胀,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
三大因素影响供应链竞争
因为看重内销市场,孙瑞哲也道出内销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内销市场的商业环境发展严重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很多商场百货的服装价格虚高,这是价格泡沫。这种价格泡沫的背后,是商业环节乃至整个运营模式的问题。要扩大内需,就要突破目前商业环境的弊病。也需要我们的纺织服装品牌,在传统基础之上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与内销市场并重的还有出口市场。以往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但现在因为这些地域的经济不景气,中国企业正在逐步扩大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份额,从而减少国内企业受主要经济市场周期变化而产生的干扰。但孙瑞哲强调,一件事物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往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比发达国家和地区要多得多,所以企业向这些国家出口也要打起精神,准备好面临新的挑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