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浆纱 >

维棉混纺纱织物上浆实践分析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0日

1维纶纤维性能及维棉混纺纱质量

1.1维纶纤维的性能

干态断裂强度/cN?dtex-14.0~5.7

湿态断裂强度/cN?dtex-12.8~4.6

干态断裂伸长率/%12~26

湿态断裂伸长率/%2~26

弹性恢复率/%70~85

初始模量/cN?dtex-122~62

体积质量/g?cm-31.26~1.3

回潮率/%4.5~5.0

软化点/℃220~230

耐酸性浓酸能使其膨胀或分解

耐碱性在50%的苛性钠溶液中强度不下降

耐磨性良好

染色性皮层染色深,芯层染色浅

从物理性能来看,维纶纤维的吸湿性好,标准回潮率高达5%左右。强力高,耐磨性好,弹性回复性能差,织物保形性不及涤纶和丙纶,且耐热性也差,在湿态高温下,超过100℃纤维就会发生软化和收缩。在化学性能上,维纶纤维耐碱不耐酸。由于维纶纤维具有独特的皮芯结构,造成皮芯染色差异,所以其匀染性差。

1.2维棉混纺18tex原纱质量

平均单强/cN?dtex-114.22

单强CV值/%12.63

条干CV值/%17.95

棉结/粒?g-18.50

棉结杂质/粒?g-136.75

重量CV值/%2.625

原纱的强力基本满足浆纱要求,但单纱强力CV值偏大,且原纱的条干不太理想,毛羽、细节、弱捻和竹节纱太多,再加上维纶纤维中固有8%左右的硬并丝和冷凝丝,造成在整经和浆纱时断头高,织机织造时断经断纬多,织机效率低,这对浆纱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浆纱工艺

2.1浆料的选配

棉的回潮率为7.5%~8%,维纶纤维的回潮率也高达5%,都属亲水性纤维,所以维棉纱较其他化学纤维更容易上浆,对浆料的选用无特殊要求。但针对维棉纱不耐磨,织造时开口不清且产生棉球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浆料配方一般以磷酸酯淀粉为主,再加以适当的PVA和丙烯酸浆料,以增加其被覆效果。

2.2浆纱工艺路线的确定

根据维纶纤维的性能及维棉纱质量,我们采用了“慢速度、高上浆、小张力、低烘燥、小伸长、低温度”的上浆工艺路线。

2.2.1慢速度

以淀粉为主、PVA浆料为辅的混合浆,由于浆膜的强度高,干分绞阻力大,如果车速过快,会增加分绞断头,从而增加浆轴并绞头的产生,降低浆纱好轴率。并且分绞阻力大还会产生二次毛羽,影响织机梭口清晰度,降低织造效率。所以浆纱机线速度应从50m/min降至30m/min左右,这样既有利于减小张力,提高浆纱质量,又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2.2.2高上浆

维棉纱在织造时常因开口不清而产生的轻浆棉球现象比纯棉品种更为严重,且脱落在走梭板上的维纶纤维,经梭子摩擦发热后熔融成鱼鳞状的薄片,织入布内造成染色色差。因此,上浆时,应适当地提高浆液的浓度,同时上浆率也要比浆纯棉品种时提高1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轻浆棉球现象的产生。

2.2.3小张力

为了避免维纶纤维皮芯结构因张力过大而遭受破坏,造成染色不匀,我们采用小张力、低伸长工艺,严格控制各区伸长和张力,尽量减小湿区伸长。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