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纺机网>>纺织工业技术中心>>纺织学院技术列表
纺织学院技术列表

提高靛蓝染色的得色

靛蓝的标准染色方法是:视要求决定浸渍次数,每次浸渍包括将织物浸渍在隐色体染浴中1min,接着立即空气氧化3min,充分淋洗,在含有Lissapol NX1.5g/L的皂洗浴内,沸温皂煮10min。染浴组成为:靛蓝染料2g

成衣染色加工时的质量控制

要控制的区域主要有: (1)接缝留料处、弹力区域、腰头、袖口。弹力区域、腰头和袖口必须相当松弛,接缝留料处不应当准备得太紧或太松。对机织物的多层接缝留料处(衣袋、翻领、拉链等)、或紧弹力的腰头和罗纹的

染后出现的浮色现象的解决

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三种染料均为印染企业最常用的染料。一般浅、中色染色后浮色较少,深色色位染色后浮色较多,其中以活性染料最为严重。这主要是染深色时,染料用量大,大量染料堆积在纤维表面,造成有部分染料在纤维上没有染

棉/尼无缝内衣活性染料低温染色

活性染料低温40度染色,一直被以为色牢度不好,所以一直没有用,近几年,上海安诺其公司推出40度低温染棉的L型活性染料,这种低温型活性染料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可以考虑: 1,无缝内衣棉/尼产品的染色,可

分散染料染浅色时色纱牢度很低,掉色严重的原因

用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时,单用平平加作匀染剂不适合的。因为匀染剂的浊点一般仅为60℃左右,尽管分散染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扩散剂(阴离子)可使浊点有提高,但在130℃高温高压下染色,难免因产生浊点而使染料的分散性遭到破坏,在染浴

棉织物漂白布树脂整理

1.整理配方(%) Ⅰ Ⅱ Ⅲ Ⅳ Ⅴ* 6MD(100%下同) 4.5 4.5 - - -CHD - - - - 6TM/DMEU (两组分各) - - 2.5-5 2.5-5 -氯化镁 1.5

布面残留大部分籽壳,白度不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纯棉或涤/棉织物所进行的前处理,主要是去除棉纤维上杂质,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印染加工性能,常规退浆、煮练、漂白各工序是针对不同杂质而设置的。但在生产中发现,上述工序并非专一,在退浆的同时,原棉组份中的油脂、蜡质等也开始皂化,

煮练、漂白和染色腈棉混纺针织物

腈纶对氢氧化钠(NaOH)十分敏感,轻则使纤维泛黄,强力下降,重则纤维膨化溶解。因此,在加工时必须避免腈纶与NaOH接触。实践认为,对这种纱线的煮练、漂白宜采用酶制剂和过氧化氢(H2O2)同浴一步法加

烧毛疵病及克服方法

一. 烧毛不净 1.内焰与布距离过大,铜板或圆筒温度不够(调节内焰高度或提高铜板、圆筒温度)2.车速过快(减慢车速)3.烘燥、刷毛装置未发挥作用(清洁毛刷与金刚砂辊,调整与织物的接触面,提高烘燥效果)二. 烧毛过渡(烧焦

导致棉织物泛黄的因素及防止苯酚类泛黄

导致棉织物泛黄的因素有: (1) 纤维降解:因加热、光、其它辐射、化学品和生物降解的作用而使纤维降解。 (2) 添加剂:诸如加入柔软剂、油类、润滑剂、树脂、荧光增白剂和金属化合物引起的泛黄或色变。 (

腈/棉针织绒布的前处理

腈/棉针织绒布一般含有40%-80%的腈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碱剂作前处理,仅需洗去纤维表面油污。但如果用普纱,或者要求染色色泽鲜艳的中、浅色织物,必须进行前处理;布面要求较高的也可进行前处理。前处理方法可采取碱氧

纤维素的漂白方法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但其在纺织上的应用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竹纤维中含有大量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碱煮可去除半纤维素,但木质素只有通过漂白工序去除。传统的工业漂白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含氟试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冷轧堆工艺处理后的全棉等半制品毛效偏低解决方法

在实践中发现用冷轧堆工艺处理后的棉等半制品毛效不高,如用冷轧堆工艺处理的棉织物,使用进口高效煮练剂毛效达10cm左右,而用国产某些煮练剂毛效为7~8cm。7~8cm的毛效对普通织物印花是可行的,但不利于生产高档印染产品。
关于纺织机械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

服务热线:027-8787 4011  服务传真:027-8725 5755

24小时客服:180 8600 9449 189 7135 6279  QQ:3352234307 3186169641

邮 箱:ttmn@ttmn.com 版 权:Copyright © 2017 纺织机械 WWW.TTMN.COM

工博网 经营许可 武汉网监局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