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3试验结果可知,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电解电压、NaCl投加量、铁屑投加量、pH值和电解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电压20V,NaCl投加量2g/500mL,pH值9,铁屑投加量10g/500mL,电解时间10min。
表3还表明,影响色度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NaCl投加量、铁屑投加量、电解时间、电解电压和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投加量5g/500mL,铁屑投加量5g/500mL,时间15min,电压15V,pH值9。
影响COD和色度去除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各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次序也不同。考虑到色度去除受因素影响较小,且各试验中色度去除率均达到93%以上,因此在结果分析中主要以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以同样方法对原废水进行两次静态试验,结果如表4。
3.2、动态试验
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废水处理工艺,自行设计处理槽和处理流程。试验条件:循环泵流量0.8L/min、系统水容量26L、反应器中铁屑炉渣容积约2.3L。
采用静态试验中确定的去除COD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时未调节废水pH值,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看出,当循环5h后废水处理曲线趋于平稳,此后在消耗更多电能的情况下,COD和色度去除率增加不大。因此,最佳循环处理时间定为5h,此时废水COD去除率为83%,色度去除率为88%,出水的残余COD为224.7mg/L,接近无色。如用电解法单独处理达到同样效果需时8h以上。由此可知,复合法处理印染废水可大大节约处理时间和处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