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水解酸化池中和曝气池中微生物的鉴定发现,两池中都存在两株细菌A,B,且这两株菌在平板培养基中数量较多,菌落形态及显微镜观察如下:A菌 经2~3d培养,菌落直径达到2~3mm,呈现粉红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整体半透明,菌落呈现乳头状;革兰氏阴性菌,显微镜观察为直或微弯杆菌,卵圆到短杆,直径1μm以下.B菌 经2~3d培养,菌落直径达到2~3mm,呈现乳白色,表面光滑,整体不透明;革兰氏阴性菌,显微镜观察为直杆菌,大小为(0·5~1)μm×(1·0~5·0)μm;根据各菌株以上特征,查阅《细菌分类基础》[7]、《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8],辅助以《伯杰细菌鉴定手册》[9],初步鉴定A菌为假单胞菌属,B菌为产碱杆菌属,并且这两种菌均可在兼氧条件下生存,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所以这两种菌是整个系统的主力菌群,是处理印染废水的优势菌.
3·结 论
(1)在装有填料的水解酸化池中加入微量曝气、二沉池污泥全部回流水解酸化池,该反应池同时兼有厌氧、好氧处理能力,使得处理效率提高,经过水解酸化池处理后,COD可去除50%~70%,pH也从11~13下降到8左右;整个系统的COD、SS的处理率达到87·5%~98%,98%~99%;pH由进水的11~13下降到7~8;但由于A单元不是严格的厌氧池,并且有些有机物结构在好氧池中又重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系统的色度处理率仅有50%~60%.
(2)通过对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发现,水解酸化池的脱氢酶活性高于曝气池;并且污泥活性较稳定,抗冲击能力强.
(3)水解酸化池与曝气池中的菌胶团结构紧实,沉降性能好;经过鉴定,在水解酸化池与曝气池中均有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且以这两种菌为主.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