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取自本地某印染厂,水质混浊,呈蓝色,pH为10. 3。图1、2、3为原粉煤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混凝剂3种混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试验效果比较。
从图1~图3可以看出:原粉煤灰对实际染料废水也有一定的脱色效果,但是脱色率较低,且粉煤灰投加量大(投加浓度为90 g/L),这样给后续的废水处理处置带来麻烦。复合混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高于原粉煤灰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脱色率。因此,相对于混凝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原粉煤灰而言,复合混凝剂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优势。
2.2 废水水温对印染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为考察废水水温对脱色率的影响,取8个锥形瓶向其中加印染废水100 mL,调溶液pH值,分别加一定量的复合混凝剂,分别在不同吸附温度下进行吸附脱色试验[4],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废水温度升高脱色率增加当水温在25℃时效果最好,继续升高废水温度脱色率下降。原因是复合混凝剂的吸附特点是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处理效果变好,但是温度高于35℃,由于絮凝剂的絮凝性能遭到破坏,处理效果变差。所以适当提高废水的温度有利于处理效果的提高,但不能过高。试验选定脱色温度为25℃。
2.3 酸度对印染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为考察溶液pH值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取7个锥形瓶向其中加印染废水100mL,再加1.0 g复合混凝剂,调不同的pH值,进行脱色试验[5],结果见图5。
由图5可以看出,其脱色率随pH的变化而变化。在p<9条件下,印染废水的脱色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pH9碱性条件下印染废水的脱色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复合混凝剂的活性在偏弱碱性环境下被激活,其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增加。在强碱性条件下,其H+被中和,活性减少,吸附与交换性能减弱。因此,最佳脱色酸度应为pH=9.0。
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为考察溶液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取8个锥形瓶向其中加印染废水100 mL,再加1. 0g复合混凝剂,调溶液pH值为9,吸附不同时间后,离心分离,测定其吸光度,计算脱色率,结果见图6。
由图6可见脱色率在5min时已经达到97%以上,随着反应时间的继续增加,脱色率又缓慢下降。因此试验的最佳时间取55 min。
2.5 复合混凝剂的用量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
在25℃、pH=9的条件下,于7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复合混凝剂及100mL印染废水,搅拌吸附55 min,离心分离,测定复合混凝剂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6],结果见图7。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