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共聚物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摘要:制备了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其对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能力。结果显示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脱色性能。脱色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接枝率为67.5%的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投放量为0.6g·L-1,温度为20℃,脱色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到96.3%,脱色效果良好。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有应用价值的廉价印染废水脱色剂,可进一步开发研究。

关键词:接枝共聚物;羧甲基甲壳素;印染废水;脱色

前言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难降解物质多、色度高以及组分复杂等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随着合成染料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印染加工要求的提高,大量新型印染助剂、功能染料、浆料等的广泛应用,致使印染废水中有机物质成分越来越复杂多变,现已成为困扰印染废水治理的关键问题[1]。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一般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预脱色,去除生物毒性大、色度高的染料分子,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通过后续生化处理,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其中作为印染废水预处理的物理化学处理十分关键,在物理处理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吸附剂有粉煤灰[2]、活性炭[3]等。许多研究人员也在开发其它价格便宜、材料易得、对印染废水中染料吸附性能优良的新型吸附剂[4,5]。

甲壳素是一种类似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主要从节肢动物如虾、蟹壳和真菌中提取,资源丰富,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生物材料,也是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物。国内外关于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非常活跃,在重金属提取回收、纺织印染、造纸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典型的环境友好材料[6]。目前对甲壳素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印染废水脱色剂的报道不多,本文将其水溶性衍生物羧甲基甲壳素与丙烯酰胺共聚,得到羧甲基甲壳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并将研制的聚合物用于处理印染废水,进一步探讨了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1·实验部分

1.1材料与仪器

羧甲基甲壳素,浙江玉环化工厂,羧化度6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80000;丙烯酰胺,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过硫酸铵、乙醇、丙酮,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二厂;印染废水取自西安市户县某纺织有限责任公司。UV-22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将羧甲基甲壳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后,通氮气保护,加热至预定温度。加入定量过硫酸铵水溶液,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产物倾入大量无水乙醇,过滤。将不纯的接枝产物在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抽提8h以除去均聚物,真空60℃干燥至恒重得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接枝率G%按下式计算:

G%=(W1-W0)/W0×100%

式中W0、W1分别指羧甲基甲壳素、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质量。

1.3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

将印染废水,采用UV-22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测得该印染废水的最大吸收波长A0为604nm。取一定量的通过100目的接枝共聚物于100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100mL印染废水,用水浴控制恒温,进行磁力搅拌一定时间后,取样,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604nm下测试吸附前、后的吸光度值。考察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按下式计算脱色率η。

η=(1-At/A)0×100%

式中:η为脱色率,%;A0为吸附前印染废水的吸光度值;At为吸附后的吸光度值。

2·结果和讨论

2.1聚合物接枝率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取印染废水100.0 mL,投放不同接枝率的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0.6 g,在室温下脱色吸附20min,考察脱色效果与聚合物接枝率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不同接枝率的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脱色效果均优于羧甲基甲壳素,说明接枝侧链对脱色有增效作用;但是随着接枝率的不断提高,脱色效果变差,可能原因是聚合物的交联程度增加,在印染废水中的可分散程度降低,反而降低了脱色能力。当接枝率为67.5%时,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较佳。

2.2聚合物投放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取印染废水100.0 mL,通过改变接枝率为67.5%的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投放量,在室温吸附20min,脱色效果与投放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投放量在0.2~0.6g·L-1范围内,随着投放量的增加,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提高,从35.6%增加到96.3%,当吸附剂投放量超过0.6g·L-1后,脱色率趋于恒定,说明吸附脱色与解析过程逐渐趋于平衡。因此,羧甲基甲壳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投放量为0.6g·L-1聚合物较佳。

2.3脱色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