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摘要:文中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来源和特点,论述了印染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物化法、生化法)及其优缺点,描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分类、机理及优点,以及重点阐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双膜等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并对膜分离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为印染废水的处理与回用提供指导作用.

0·引言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除了满足人们衣着所需及产业用品的需求外,还在增加出口创汇和社会就业、积累建设资金等相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作为纺织印染的第一大国,每年排放的印染废水量高达30×108t,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5%,这部分排放废水的回用率还不到10%,一直处在全国工业行业废水回用率的最低[1-4].

1·印染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后整理等工序中排放的废水.该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含盐量高、电导率大、水质变化范围大、pH值变化大、水温水量变化大以及生物毒性等特点,见表1[5-7].

2·印染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及优缺点

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物化法、生化法和生物-物化复合法.其中,物化法一般为吸附、混凝沉淀、混凝气浮等[8],生化法一般为水解酸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和厌氧生物法等.

传统方法对印染废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并因其处理费用低而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物化法去除率低,出水一般不能达标排放,生物处理法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低,生化反应速率比较缓慢,并且剩余污泥的处理费用较高.随着一些新型的染料、浆料、助剂不断地使用,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生物毒性物质越来越多,使得传统处理方法在CODCr去除率和脱色效果等方面很不理想,出水CODCr和色度往往很难达到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

3·膜分离技术概况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膜在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电位差等)作用下,可以选择性地透过某些物质而保留溶液中其它组分,以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分离膜通常有固膜、液膜及气膜3类.其中固膜在工业上应用最多;液膜只有少数在工业上应用,大部分用在废水处理中;气膜分离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固膜以高分子合成膜为主,近年来,无机膜材料,特别是陶瓷膜,因其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发展势头迅猛,正进入工业应用.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