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纺织印染行业是排污大户,但是清洁生产和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途径和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通过工艺设计和替代化学药剂削减废水中有毒物质的数量和浓度,通过对水和化学药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实现废物减量化。纺织业要走出低效益、污染重的困境,只有走清洁生产的道路,才能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本课题从了解国内和国际上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发展情况出发,分析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情况,对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行业特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比较全面地掌握印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重点从废水处理、回水利用、节能降耗等方面分析了行业的清洁生产发展潜力。
印染行业是纺织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对纤维原料、纺织和服装、服饰、装饰用布、产业用布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是纺织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染整后整理技术己列为中国纺织总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但是,染整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而且污染物总量多,废水成分复杂,也是我国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1清洁生产概念
清洁生产的实质就是预防为主的思想,即在工业生产中减少废物产生量, 而不是在废物产生后再去设法治理。清洁生产实现预防为主的基本途径是以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使用,加强企业管理,改革工艺设备,有效的厂内物料循环等方面为核心,再辅以资源综合利用等手段,将废物量的产生可能达到最小, 末端处理则是最后的把关手段。由此可见,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2清涪生产的技术机制
2.1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进行清洁生产的关键之一。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企业自主开发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这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比较合适,类开发的清洁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专属性,也容易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利益;另-一方面是企业购买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比较合适,因为对中小企业来说,独立开发相关技术成本过高,但购买的技术不会完全符合企业的实际,应避免技术的不适用性。两者都需要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与国外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要多得多,这不仅仅是我们企业资金的匬乏,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的生产方式延续所导致的对清洁生产的忽略和桂视,因而企业必须从观念上有所转变。
1. 2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的投入
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也直接关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社会所需的最终产品仅占原材料的2096 — 31^而其余的70^ — 8096 资源均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企业必须通过清洁生产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3據高印染废水处理水平
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中一个传统的加工工业。它既是生产大户,又是排污大户。不仅耗水多,而且因其废水成分复杂多变、色度深、碱性大,极难处理。其的耗水回用率仅为79^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而排放1吨印染废水又要污染20吨水体。而且其处理成本很高,按照每万米耗水400吨计算,每吨印染废水处理费用1. 8-2, 0元计算,全年处理量和处理费用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3.1棉织品印染行业废水特点
酸碱度变化大,对均衡处理冲击大。印染行业的废水酸碱度属于中碱度废水,? 11值在9-11之间,随着漂白减少,中深色对用碱量的增加,废水中的?II 值会升高。而目前普遍采用的生化曝气处理废水的工艺,生物菌种合适的生存条件为?9值7-9,菌种的钝化,变异将导致生化曝气处理废水效率的下降。色度大,对环境影响直观,尚无处理良策。印染行业大量使用合成染料,如果按照每米染物平均需用染料10克,若上染率为^!^,则产生量也是很大的。废水组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印染废水中有为加工而施加的酸、碱、前处理剂、漂白用氧化剂、染料、染色用助剂、还原剂、印花糊料与粘合剂、照相制版用药剂、后整理剂等,也有与棉纤维共生物诸如:油脂、腊质、糖份、灰份、木质素以及经纱上浆用的复合糊料在印染加工过程中与化学药剂反应而被洗涤去除的混合物等,成分复杂。印染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纤维材料、纺织用浆料和染整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学药剂、表面活性剂和整理剂。在印染加工中,约有2096纤维重量的杂质通过前处理排入废水,加入的染化料排入废水的量平均在10^以上,据统计,印染厂排入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达400余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