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部门执法力度加大和水资源费、自来水费、排污费价格的调整,印染用水量成本和排污成本占印染生产总成本的比重随之增大,企业节水意识增强。采用用水机台计量考核,水多次循环利用以及污染程度较轻的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上述种种措施在节省新鲜用水量和降低废水量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了一批节水和减污的先进单位,如常州东高染整有限公司、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东霞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等先进企业。印染布百米用水量在2吨以下,最节省的百米用水量1.5吨或以下,低于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的定额指标,同时较好地完成环保部门下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
严控污染物增加从源头做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保证废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GB32/T1072-2007太湖地区水污染物限排标准,常州印染工业园区管理部门采取了“开三停一”措施:即四家印染厂开三家停一家,轮流安排,并要求接管企业加快对厂内预处理的改造工程。
印染企业如果不重视自己源头的的问题,反过来受影响的还是印染企业本身。“首先要从坯布源头做起,不用PVA浆料,要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陈金坤说道。印染行业通过201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浆料价格、纺织厂工艺管理等原因,目前该目标很难在行业内全部实现。另一条道路在印染厂前处理工序中,把PVA等难降解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成为有用物质,进而大幅削减污染负荷。目前印染前处理大都采用退(浆)、煮(练)联合工艺,烧碱投加量30%g/L~50%g/L,并投加渗透剂、精练剂、皂洗剂等。这些物质与PVA浆料混合在废水中,增加了PVA回收的难度和成本。冷堆前处理同样是高浓度烧碱、精练剂等与PVA混合在一起,而PVA从废水中分离的难度也很大。
另外,采用短流程和冷堆前处理,要把坯布上的杂质(天然的和人为加入的)去净,普遍的做法是提高烧碱浓度。有资料显示比常规前处理烧碱增加30%,但在调查中却发现实际前处理烧碱浓度却增加了一倍以上。
目前市场上助剂名目繁多,品质良莠不齐,以调查过的灯芯绒厂的精练剂为例,CODcr含量近20万mg/L。又据广东印染行业环保专业委会委员反映,有些所谓“冷堆王”“精练酶”,不仅本身CODcr高,而且对生物处理的细菌还有抑制作用。
陈金坤还总结道:“当前众多印染企业在技术管理层面企业也存在节水和减污脱节状况。工艺设备设计、管理着眼于有价指标,水、气、电的节省,这本身无可厚非,企业却忽视了环境综合效益。如在水量减少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化学物质的投入,各种污染物会增加多少?要治理需要化费多大代价?没有人算过这笔账。能不能在工艺、设备上想想办法,真正从源头上做到既节能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另据《中国环境报》报导,加拿大等国已建立“环境技术验证(ETV)制度”,最近中国环保部也召开中加环境技术验证研讨会,并将在适当时间推出我国的ETV体系。
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从纺织业源头到生产过程和污染防治的“环境技术验证(ETV)体系”。对纺织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染料、新助剂和污染防治技术进行技术验证,为广大纺织印染企业提供可信的高质量的技术绩效信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创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局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