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同粘结剂或经不同的烧结温度处理制成的膨润土基多孔粘土材料,对染液F、G和L的脱色具有不同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材料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淀粉、PVA等有机粘结剂部分或完全灼烧成CO2,交联剂AlCl3基本变为Al2O3,而Na2SiO3和H2SiO3则向SiO2转化,这样余留下孔隙而形成多孔性材料。由于有机粘结剂分子的大小不一,导致材料的孔道和吸附性能的差异,从而影响多孔材料对染液F、G和L的吸附和脱色效果。另外,处理温度不同对膨润土的固体酸性(L酸、B酸)、交联剂AlCl3向Al2O3的转变以及Na2SiO3和H2SiO3向SiO2的转化也有相当的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到多孔材料对染液F、G和L的酸催化脱色效果。由于染料分子F、G和L的大小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同等条件下制备的多孔材料对其吸附和脱色的效果也不同。
另外,本文还着重考察了多孔材料的投加量M和脱色处理时间T对染液F和G的脱色效果。多孔材料的投加量M与染液的脱色率D的关系,如所示,投加量M越大,对染液的处理效果越好。但随着投加量继续增大,多孔材料对染液的脱色率D会出现平台现象,这主要与材料对染液的脱色容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