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细灰对印刷单体颜色去色功能的研发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精选粉煤灰的粒度越小,其对单体染料溶液的脱色效果越好。粒度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吸附性能越好。自160目以后,脱色率增幅缓慢,考虑到研磨粉煤灰的工作量问题,取160目为粉煤灰的最佳粒度。粉煤灰用量试验取160目的精选粉煤灰0.25g、0.50g、0.75g、1.00g、1.25g,分别加入到40ml的艳红、艳绿、艳兰三种溶液中,以78r/min的转速搅拌30min抽滤后,测滤液的吸光度。

可以看出,随着精选粉煤灰用量的增加,三种单体染料的脱色率增加,脱色效果越来越好;当粉煤灰用量大于0.75g以后,脱色率的增幅不明显。取0.75g为粉煤灰的最佳用量。根据吸附等温方程式,可以计算出使色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所需的精选粉煤灰的用量。

机理简述粉煤灰对染料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根据表面化学中关于活化度的原理,物体的表面活性越高,其吸附能力就越强,而高温处理是增大物体表面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锅炉粉煤灰是煤在沸腾炉中高温灼烧(约1000)后,经旋风除尘器集得,其主要成份为未燃烧完全的煤焦炭粒和粘土类矿物。因在高温气流中撞破表层或内部气体膨胀冲击,形成了球状和蜂窝状颗粒<7>。经过高温活化,内部孔隙比较丰富,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机理可以作以下推断:第一阶段为颗粒外扩散(膜扩散)阶段,第二阶段为颗粒为扩散阶段,即扩散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质向空洞的深处扩散。第三阶段为吸附反应阶段,吸附质被吸附在颗粒的内表面上<5>。其二,粉煤灰对印染水中有色物质的吸附是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其吸附剂,溶质,溶剂,三者极性不同对吸附量是有影响的。一般非极性的吸附剂易于吸附非极性强的物质。粉煤灰是非极性的吸附剂,而染料大多数为极性较差有机物,因此,易于被吸附剂吸附。其三,粉煤灰中有少量的铝、铁被溶出,他们水解后均起到一定的絮凝作用,其絮团网捕了一些有色物质,提高了脱色效果。其

四,由于精选粉煤灰中含碳量很高,大大提高了脱色效果。基于以上四点原因,精选粉煤灰能较好地吸附有色物质,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