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色率测定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脱色前后脱色液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脱色率:脱色率=(1-nAimAo)×100%式中Ai为脱色后脱色液稀释n倍后的吸光度;Ao为脱色前脱色液稀释m倍后的吸光度。
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阳离子改性剂CMA浓度的确定按第1.2节脱色工艺,固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5g/L,改变阳离子改性剂CMA浓度,在脱色温度为90℃下脱色60min,测定脱色率,结果。
由可看出,阳离子改性剂CMA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非常大。当不加纤维阳离子改性剂CMA时,阴离子型普拉艳蓝RAW对塑料没有亲和力,不能用塑料将其从水溶液脱除,而当纤维阳离子改性剂CMA质量浓度增高时,脱色率显著提高,当增高到11.2g/L时,脱色率达到最高(94.2%),再继续增高,脱色率反而有所下降。这是由于阴离子染料与阳离子改性剂CMA所形成的非离子色淀对疏水性塑料有较大的范德华力,有利于脱色,但阳离子改性剂CMA浓度过高时,这种非离子色淀体积增大,沉淀在脱色液中,不利于脱色。故确定纤维阳离子改性剂CMA质量浓度为11.2g/L.
阳离子改性剂CMA浓度与脱色率的关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的确定按第1.节脱色工艺,固定纤维阳离子改性剂CMA质量浓度11.2g/L,改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在脱色温度为90℃下脱色60min,测定脱色率,结果。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与脱色率的关系由可看出,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增高,脱色率逐渐提高,当其质量浓度为3g/L时,脱色率达到最高(97.1%),继续增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脱色率反而下降。这表明,适当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有利于阴离子染料与阳离子改性剂CMA所形成的非离子色淀在脱色浴中很好地分散,从而提高脱色率,但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大于3g/L时,其对色淀增溶作用增大,色淀亲水能力增大,对疏水性塑料的亲和力下降,不利于脱色。因此,确定十二烷
脱色温度的确定按第1.2节脱色工艺,固定纤维阳离子改性剂CMA质量浓度11.2g/h,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3g/L,在不同温度下脱色60min,测定脱色率,结果。脱色温度与脱色率的关系由可看出,在相同的脱色时间下,脱色温度为70℃时脱色率最高,脱色温度过低、过高对脱色都不利。这是因为阴离子染料与阳离子改性剂CMA形成的非离子色淀被吸附到塑料上需要一定动能,脱色温度不能太低,又因为色淀吸附为放热反应,脱色温度太高时解吸严重,反而不利于脱色。因此,脱色温度确定为70℃。
氯化钠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按最佳脱色工艺,并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对普拉艳蓝RAW溶液脱色40min,测定脱色率,结果见。氯化钠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氯化钠质量浓度/(gL-1)0246脱色率/%95.095.697.792.8脱色液中加入的阳离子助剂为阳离子无甲醛固色剂C-5056g/L.
可看出,随脱色液中氯化钠浓度增高(0~4g/L),脱色率变化不大。因此,脱色液中氯化钠浓度不太高时,对脱色效果无不良影响。其他染色助剂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按最佳脱色工艺,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土尔其红油和渗透剂JFC,对普拉艳蓝RAW溶液脱色40min,测定脱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