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色牢度参照AATCC 8—2005测定;耐水洗色牢度参照AATCC 61—2003(1A)测定。
染色用水为采用自行开发的染色废水脱色处理系统制备的回用水,其过程主要包括抽滤、光电催化脱色、离心等。并以自来水染色试样为参比,评价两者的色差。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解质对与脱色率的影响
按1. 3脱色方法,分别加入2 g不同的电解质进行光电催化反应,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电解质的影响
注:外加电压10 V,活性炭50 g。
从图2可见,NaCl为电解质的效果最好,可大大缩短降解时间。因为在光电催化时,NaCl与电极发生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根,提高了催化效率;而其它盐无法缩短反应时间,反而在开始时还会降低反应速率,究其原因,可能这些盐是自由基的消除剂。
2.2 三维电极填充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按1. 3脱色方法,加入不同质量的负载掺杂1%La的TiO2活性炭进行光电催化降解,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用量的负载TiO2活性炭的影响
注:NaCl2 g,外加电压10 V。
从图3可见,负载TiO2的活性炭电极填充量较少时,其光电催化效率比较低,主要是活性炭既可作为光催化剂,又可充当第三极的角色。填充量少,降低了电催化降解的效果;而填充量过多时,使紫外光不能完全透射,光能的利用率降低,以50 g掺杂1% La的负载TiO2活性碳降解效率最理想。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