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1可知,随着m(PAC):m(改性硅藻土)的增大。脱色率随之增加。当比值超过5时,脱色率增幅并不明显.比值达到10左右时,脱色率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改性硅藻土主要起助凝剂的作用,当其在复合絮凝剂中所占比例较大时.发挥絮凝作用的PAC的量不足.且硅藻土吸附容量较小.导致絮凝和吸附作用均不充分.脱色率不高.实验中观察到硅藻土颗粒单独于絮体先行沉降下来.污泥体积较小。随着m(PAC):m(改性硅藻土)的提高,混凝、助凝以及吸附联合作用效果得到提高。进一步增加PAC的比例时.硅藻土的吸附助凝作用被削弱.脱色效果和污泥沉降性能都有下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m(PAC):m(改性硅藻土)在5:1附近对活性艳红脱色效果最好.下述实验中复合絮凝剂均采用该配比。
2.3复合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将不同质量的复合絮凝剂分别投加到200mL质量浓度为100mg/L、pH约为9.7的活性艳红溶液中.以50r/min的速度搅拌15min,静置1h后取上清液测其浓度。复合絮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随着复合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脱色率随之上升。当复合絮凝剂投加质量达到0.5g时,脱色率接近100%,进一步增大投加量.脱色率没有明显变化,当投加质量增加到lg以上时.脱色率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聚合氯化铝水解产物主要为Al(Ⅲ)多羟基络合物.可通过电中和使污染物颗粒或胶体双电层压缩、(电位降低从而迅速脱稳。最终发生凝聚并沉降下来。如果加人过量的聚合氯化铝,则污染物颗粒吸附过多的反离子.使所带电荷变号.相互排斥,产生再稳现象。综合考虑.合适的复合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为2.5g,L,下述实验均采用该投加量。
2.4PH的影响
将0.5g复合絮凝剂投加到200mL质量浓度为100mg/L、不同pH的活性艳红溶液中。以50r/min的速度搅拌l5min.静置1h后取上清液测其浓度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pH<8时絮凝过程非常缓慢,随pH的增大,絮凝过程加快,絮体增大,脱色率随之增大,当pH在l0左右时.脱色效果最好.进一步增大pH。脱色率呈下降趋势。聚合氯化铝水解产物有单体[Al3+、AI(OH)2+、AI(OH)2+]、二聚体[A12(OH)2+]、聚十三铝[AlO4Al12(OH)24(H2O)127+]和高聚铝,而Al13是最佳絮凝凝聚形态[5]水解产物存在形式和表面所带电荷受pH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Al(Ⅲ)多羟基络合物向单体Al3+形式转变.表面带正电荷,而在较强碱性条件下,其向A1(OH)4-形式转变,表面带负电荷.因此絮凝形态分布及表面荷电性质有一个最佳pH平衡点。本实验条件下,较适宜的pH范围为9~11。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