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水循环利用情况本企业水循环利用指标与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经贸委制定的纺织工业“十五”规划目标相比,水循环利用率和单位产品耗水量两项指标远劣于国内企业平均水平,更劣于纺织工业“十五”规划的目标,尤其水循环利用率仅为5.15%,因此本企业水循环利用水平较低。
2.2.2生产设备选型本企业起点较高,关键性的设备都采用进口,其中编织机、智能化远程测色、配色系统、智能化设计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均从国外引进。符合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现代纺织技术发展方向。这些先进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①碳化机引进国内目前尚无此项具有技术知识产权的匹碳化机及生产工艺和技术,该机全部采用自动化,通过自动控制各酸槽、水槽的温度、时间,平衡酸液药织物中含量,从而保证了织物的强力,匹碳化机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有效地改善了产品质量。②其他设备包括(意大利)和毛机、(意大利)梳毛机、(意大利)细纱机、(德国)全自动电脑横机、(日本)自动络筒机、以及其他设备和配件。
2.2.3生产过程的改进措施
2.2.3.1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措施从生产工艺入手,努力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具体措施是:加强工艺和单元操作的计算机控制,以卧式水洗代替立式水洗;使用水和化学药剂计量装置;减少加工工序,采用逆流清洗,如短染色流程;采用转移印花工艺,以减少废水,同时削减水耗和染料消耗,取消汽蒸或烘干等后处理;加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在保证循环水利用率的基础上,减少新鲜水的用量。
2.2.3.2生产设备选型选用无梭织机以提高生产效率高和减少噪声污染。
2.3产品方面
本企业产品为产品粗纺高支纱、精纺呢绒面料及高档羊绒衫,产品质量符合我国相应标准要求。国家经贸委《纺织工业支纱、轻薄型产品,使高档面料比重达到70%,提高产品档次,尤其是西部地区纺织原料资源丰富。内蒙、甘肃、青海、新疆有羊毛、羊绒、驼绒等动物纤维优势,以内蒙、甘肃、青海、宁夏的羊绒、驼绒、牦牛绒及毛纺加工为依托,建立具有特色的毛纺织生产基地。因此本企业产品方向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资源优势的。
3·结语
根据以上对一羊绒纺织清洁生产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虽然在生产工艺、设备选型以及节能降耗等采取多方面清洁生产措施,但总体来说清洁性属一般水平,尤其水循环利用水平较低,因此要求采取进一步清洁生产措施,如在生活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等);染料选择;工艺改进提高水利用率;设备选取等方面改进措施,可进一步生产清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