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实验方法
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
实验装置主要由高压电源和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反应器组成.反应器放置在磁力恒温搅拌器上,其间用厚度10mm有机玻璃平板隔开,防止系统漏电.反应器上部开口用硅橡胶塞密封,并预留3个开孔,分别设置进气管、出气孔和阳极连接线.一定流量的稳定压缩空气由进气管进入反应器,出口气体分布器设置在液面下.出气孔上端连接双层玻璃冷凝管,冷凝在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并回流到反应器,以免影响水质分析结果.
为保证实验用废水原样统一性,采用活性红染料直接配制.将50mL染料废水加入反应器中,通入压缩空气并磁力搅拌.在室温条件下接通电源(频率60Hz),分别调节放电电压、放电时间、电极间距等试验参数,以及染料废水初始浓度.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法(GB11914-89)[13]和722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定废水处理前后COD和吸光度,COD去除率=(COD0-COD)/COD0×100%;其中:COD0为未处理前原水COD值,COD为处理后水的COD值.脱色率=(A0-A)/A0×100%;其中:A0为未处理前原水吸光度,A为处理后水的吸光度.
2·结果与讨论
2.1絮凝剂及加入顺序影响
取初始浓度200mg(固体染料粉末)/L(水)(CODCr初始值572,下同)溶液50mL、放电间距8mm、空气流量16L/h,输入电压40kV,放电时间15~30min,分别在放电前、后样品中加入絮凝剂PAC(先配制成浓度20%PAC溶液,该溶液加入量为废水体积5%,下同),快速搅拌后再缓慢搅拌,静止1h分层,取上清液测试并计算不同实验条件下(废水不加絮凝剂仅放电、废水放电前加絮凝剂、废水放电后加絮凝剂)放电时间和溶液脱色率以及COD去除率关系见图3.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