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离子交换织物对水中Cu2+的吸附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由上图可以看出,pH值的变化对Cu2+的吸附影响较大。当pH低于2时,吸附量很小,这是由于大量H+的存在会使吸附容易解吸,从而影响吸附量;而当pH大于2时,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开始逐渐增加,到pH=5.5时达到最大吸附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将用于吸附后的织物置于pH小于2的适当环境中时,可以使织物再次恢复离子吸附的性能,从而可以重复利用。

2.3.2吸附等温曲线

图6 20℃时织物对Cu2+的吸附等温线将0.2g织物分别置于100mL浓度为0.01,0.02,0.04,0.08,0.1mol/L的CuSO4溶液中,超声波振荡30min直到吸附平衡,然后移取5mL溶液,使用分光光度计平行测三次吸光度取平均值,计算平衡吸附量,并绘制吸附等温线。图6给出了20℃时的吸附等温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Cu2+浓度低时,平衡吸附量也较低,随着浓度升高,平衡吸附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离子交换反应受交换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溶液中Cu2+的浓度越大越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3.3吸附速率曲线

准确称取12份织物,每份0.5g,将织物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硫酸铜溶液中,调节pH至5.5,恒温下分别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震荡5,10,15,20,25,30,35,40,45,50,55,60min,移取适量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吸附量。

研究离子交换织物对Cu2+的吸附速率,目的是为了确定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时间越短,吸附速率越快,对实际生产和应用就越有利。由图7知:该离子交换织物对Cu2+的吸附速率比较快,在吸附时间大约20min时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可达到15mg/g以上。离子交换织物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集中在织物表面,所以离子交换织物的主要优点就是吸附动力性能好,吸附速率较快。

2.3.4不同增重率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下表给出了涤纶织物在不同增重率条件下的吸附量。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增重率为11.11%以下时,织物的吸附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大于11.11%后,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由图2可见,吸附一个Cu2+需要两个-COOH,根据Cu2+的半径要求,一般由相邻或相近的两个-COOH来螯合一个Cu2+。当增重率较低时,织物表面的羧基数目不多,相邻的两个-COOH之间距离较远,能够吸附Cu2+的两个-COOH数目也较少,对吸附效果产生影响,吸附量相对较低。随着增重率的不断上升,织物表面的-COOH数目增多,相邻距离变小,符合要求的两个-COOH数目增加,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量随之变大。但是,当接枝率超过11.5%后,继续增大,-COOH基团之间的空间位阻增大,而且-COO-之间的相同电荷的排斥作用加强,所以就不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量反而下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