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铜废水主要来自于采矿、电镀、冶金、化工等工业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垃圾填埋场的滤液。含铜饮用水对人体有相当大的毒性,饮用水中只需每升含有几毫克的Cu2+,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此外含铜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是对资源的浪费[1]。去除铜离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离子交换法是目前广泛被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离子交换织物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先制备离子交换纤维并根据纤维本身的性能特点与使用要求加工形成各种织物;另外一种是先将原纤维织物化,再功能化制备成离子交换织物[2]。离子交换织物与离子交换纤维一样,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同样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距离短等优点。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离子交换织物。使用柠檬酸与环糊精作为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整理,在织物表面引入-COOH,并对水溶液中的Cu2+进行处理,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1.1主要仪器药品
织物涤纶织物规格82.5dtex/72f×82.5dtex/72f,520根/10cm×340根(织物经纬密度)
药品β-环糊精(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柠檬酸(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次亚磷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铜(分析纯,济南试剂总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仪器KQ 2200DV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工作频率为40KHz,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1700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分析计测);320-A型电子天平(湖南长沙湘仪天平厂);pH-25C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英国Camsca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烧杯、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1试验部分
1.2离子交换织物的制备
本实验采用的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100 g/L,柠檬酸100g/L,次亚磷酸钠30g/L;将一定质量的涤纶织物浸渍于上述溶液中,二浸二轧,90℃预烘5min,然后在适当温度下焙烘,最后水洗烘干。
1.3标准曲线的绘制
1.3.1硫酸铜标准溶液的配置
称取1.18g五水硫酸铜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配成Cu2+质量浓度为3mg/mL的铜标准溶液。
1.3.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2、4、5、6和8mL标准硫酸铜溶液到5个体积为50mL的容量瓶中,再分别在这5个容量瓶中依次加入配制好的缓冲溶液15mL、EDTA溶液25mL,摇匀,静置。待稳定后,取中间浓度(5mL)的一个,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Cu2+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然后在最大波长处分别测定上述配好的已知质量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度,用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