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初始pH值
由图5可见,酸性条件下的降解效果好于碱性条件.4.5<pH值<10.7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而逐步上升;在pH值为4.5时达到最高;pH值<4.5,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则随pH值降低而下降.原因是在阳极上发生有机物氧化降解的同时还存在阳极上析氧的竞争反应.在酸性环境中析氧电位较高,较难发生析氧反应;而在碱性环境中析氧电位较低,较容易发生析氧反应.而且在酸性条件下·OH有更强的氧化性,有机物更容易被氧化.但pH值过低,则有利于H+在阴极板和粒子电极表面还原成H,减少了H:0生成量,从而减少了·OH的生成量.[14]因此,水样的初始pH值调节在4.5为佳.
2.1.5曝气量
在电解过程中,空气由增氧泵从反应器底部多孔进气管通人并经布气板分布进入电解槽,使反应从固一液两相拓展到气一固一液三相,使体系成为三相三维体系.通人空气除了补充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的氧外还起搅拌作用,提高传质速度.曝气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见图6.
由图6可见,随着曝气量的增大,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逐渐增加,6L/min时,降解效果最好,降解50min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2%和79.4%,比不曝气时分别增加了5%和9%,说明曝气对提高COD去除率的效果好于对脱色率.9L/min时,降解效果反而有所下降,原因是粒子电极的电解反应是一个动态的吸附一电解一脱附过程,曝气量太大不利于污染物的吸附与电解.同时,曝气量过大,传质速度过快,新生成的H202和氧化性较强的·OH容易淬灭,易造成部分有机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被气泡吹走而影响降解效率.最佳曝气量为6L/min.
2.2降解过程瞬时电流效率
<<上一页[1][2][3][4][5]下一页>>